第九十一章:王不悔(2 / 2)

王不悔的眼角竟然出現了一滴晶瑩,不悔亦悔!

他抱起孫傑,離開了載物島,載物島成為了一座死島,隻有那一塊雕刻著“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石頭,靜靜地躺在那裏,不沾一絲鮮血。

又是一斧,整個載物島一分為二,似乎昭示著新的開始。

秦國,邊境。

秦國先鋒將軍李信率十萬大軍為先頭部隊,後方六十萬大軍跟進,由蒙恬統帥,王賁為副將。

“前麵,就是欒國,但是這每一寸的土地,都屬於大秦!”李信的聲音洪亮,極具感染力,將士們情緒高漲,有虎狼之勇。

煙塵卷起,大欒危矣。

“陛下,秦軍七十萬大軍已經入侵我大欒邊境,秦將李信率領的先頭部隊十萬軍已經逼近定遠府。”

大欒皇帝的表情很難看,這個消息在意料之中,但是沒想到會來的這麼快。

“秦國,對付儒門的底牌到底是什麼?”

“蜃兒,來見我。”一個聲音傳進大欒皇帝的耳朵,敢如此呼喚大欒皇帝名字的隻有一個人,那就是那位老祖宗。

皇宮深處的一間靜室,一長一幼兩名身穿龍袍的男子,那年輕的就是當今的欒皇,欒蜃。

而那穿著龍袍的老人,竟然是七百年前的欒皇,欒稷。

“蜃兒,我知道你在疑惑什麼,這也是我為什麼叫你來這裏。”

“老祖宗,沒有儒門我們根本擋不住秦軍。”

“不錯,大夏和大梁那兩個老不死雖不如我,不過相去亦不遠,大夏一夜之間滅國,說明秦國一定有友天境高手。”

“可是儒門有六聖,雖然死去兩位,仍有四人,秦國的底牌到底是什麼?”

“蜃兒,你太小看儒門的底蘊了,不過你也小瞧了秦國的決心。”

“你以為隻憑六聖,儒門就能統治這片大陸嗎?那些曆代大儒都去了哪裏?”

“難道?”

“不錯,那些大儒沒有死,隻是在沉睡中,這個消息也是我極偶然才得知的。”

“既然如此,那秦國為什麼一意孤行要大軍壓境。”

“蜃兒,你可知道什麼是氣運?”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佛,修的是因果宿命。帝,修的是氣運。道,魔,修的是風水。鬼,修的是陰德。儒,則是靠的讀書。

秦王想要大秦基業千秋萬代,就必須要氣運加身,否則,德不配位,不出十年,秦國就要崩壞。因此,隻有搶奪儒門的氣運,搶奪大欒和大梁的氣運,才能穩住秦的江山,可以說是不得已而為之。

“難道這是秦國的孤注一擲?”

“非也,攘外必先安內,佛門很可能和秦國達成了某種交易,道門應該也插了一手。”

“那我大欒豈不是危險了?”

“蜃兒,記住這一句話,儒門不倒,大欒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