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 《第六空間》超級boss名錄(3 / 3)

狻猊(Suān ní)

龍九子中的五兒是形似獅子。是外來品,隨佛教傳入中國的,所以性格有點像佛。它好安靜、又愛煙火。所以往往把它安在佛位上或香爐上,讓它為佛門護法。

霸下:又名贔屭,

龍九子中的六兒,樣子似龜。相傳上古時它常背起三山五嶽來興風作浪。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功後,夏禹就把它的功績,讓它自己背起。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狴犴(Bì'an)

龍九子中的七兒,又名憲章,樣子像虎。相傳它主持正義,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獄門上下、門大堂兩則、以及官員出巡時肅靜回避的牌上端,以維護公堂的肅然之氣。

負屭(xì)

龍九子中的八兒,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似龍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兩邊的文龍是其遺像。

螭吻(chī wěn)

龍九子中的麼兒,又名鴟尾,魚形的龍。相傳是大約在南北朝時,由印度「摩竭魚」隨佛教傳入的。它是佛經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夠滅火。故此,螭吻由此變化出來,所以它多安在屋脊兩頭,作消災滅火的功效。

貔貅(pi xiu)

傳說中的一種凶猛的瑞獸,來曆說法不一。貔貅能吞萬物而從不泄,故有納食四方之財的寓意。中國傳統是有“貔貅”的習俗,和龍獅一樣,有將這地方的邪氣趕走、帶來歡樂及好運的作用。

話說地藏王的坐騎---諦聽,好像和貔貅是一物種。

虛耗

古代神獸之一,虛耗是給人招來禍害的惡鬼。傳說虛耗身穿紅色的袍服、長有牛鼻子,一隻腳穿鞋著地,與粉絲視頻互動哦)另一隻腳掛在腰間,腰裏還插有一把鐵扇子。

猰貐(ya yu)

又稱為“窫窳”,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吃人怪獸,像貙,虎爪,奔跑迅速。傳說猰貐曾是天神,是燭龍的兒子。關於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種說法,比如人麵龍身、大小和狸一樣,也有的說是人麵牛身馬腿,或者說龍頭虎身的巨獸。據說由於猰貐喜食人類,所以堯帝命令後羿將它殺死。

趴蝮

實際寫法為{蟲八}{蟲夏},發音為八下(bā fù),位於橋邊的最喜歡水,常飾於石橋欄杆頂端。在後門橋的四個角上趴蝮,造型非常優美,傳說它的形象似龍非龍,似蝦非蝦,平生最喜歡水,伴水而居。它愛喜波弄水,常年累月在河水中玩耍,又名帆蚣,擅水性,喜歡吃水妖,據說是龍王最喜之子。

禍鬥

外形和一般的狗沒有什麼兩樣。不過它通體的毛都是黑色,並且泛出特殊的光澤。有少數禍鬥,尾巴尖上是開叉的,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特異的地方。事實上,僅憑外表,你無法從它們的外形上覺察出任何異樣。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擔任火神助手的工作,有時火神因為某些原因離職,禍鬥甚至要接手神的職司。

出於太山,樣子象牛,頭部白色,獨眼,蛇尾,上古的瘟疫之獸。

化蛇

這是個人麵豺身,背生雙翼,行走如蛇,盤行蠕動的怪物。它的聲音如同嬰兒大聲啼哭,又像是婦人在叱罵。化蛇很少開口發音,一旦發音就會招來滔天的洪水。《山海經(中次二經)》有記載。據說春秋時代,有農夫在魏國大梁城附近聽見嬰兒啼哭,找到後發現卻是一個蛇形妖怪。此後三天,黃河果然泛濫,淹沒沿途八百五十多個城鎮鄉村

英招

人麵馬身,有虎紋,生鳥翼,聲音如榴。號稱是替天帝看花園的神,但看起來充其量不過是隻神獸而已。《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

當康

有牙的小豬狀,因叫聲而得名。可以預見豐年。《山海經(東次四經)》有載。

重明鳥

堯在位七十年,有積支之國,獻明鳥,一名雙晴言在目。

畢方

一種鳥,型狀如鶴,一足,有紅色的紋和白喙。

鬼車

別名九頭鳥。色赤,似鴨,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愛入人家爍人魂氣。亦有說法稱九首曾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凶咎。(此疑為個例)

《三國典略》、《嶺表錄異》、《正字通》、《古風》有載。

鑿齒

人形獸,齒長三尺,其狀如鑿,下徹頷下,而持戈盾(應有一定智能)。曾為羿於壽華之野射殺。

《山海經(海外南經)(大荒南經)》、《淮南子(本經訓)》有載。

三足烏

中國古代的太陽精靈、也被看作太陽運行的使者。中國古代傳說太陽中居住著三足烏,人們敬仰太陽,三足烏也被作為祥瑞的象征來崇拜。據說由於三足烏一共有十隻,不停地在天空中運轉,導致地上遭受旱災和灼熱的煎熬。堯帝命令後羿將所有三足烏射殺,結果後羿射落九隻、留下一隻,從此太陽隻有一個並且在傍晚落下。也有說法稱三足烏是服侍西王母的精靈。

看完之後你會明白國外的那些惡龍怪獸都是小角色,咱們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完爆老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