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急症科(4)(1 / 3)

此病多見年紀較大的人,是一種突發而危險的急病,但在發病前多會出現各種先兆症狀。如感覺心前區悶脹不適、鈍痛,鈍痛有時向手臂或頸部放射,伴有惡心、嘔吐、氣促及出冷汗等。此時要立刻停止任何重體力活動,平息激動的情緒以減輕心肌耗氧量,同時口服硝酸甘油片或亞硝酸異戊酯等速效擴血管藥物,部分病人可避免心肌梗塞的發生。

當急性心肌梗塞發生時,患者會感覺胸骨下或心前區劇烈而持久的疼痛,同時伴有麵色蒼白、心慌、氣促和出冷汗等症狀,有些患者無劇烈胸痛感覺。

心肌梗塞發生的最初幾小時是最危險的時期,大約有2/3的患者在未就醫之前死亡。而此時慌亂搬動病人、背負或攙扶病人勉強行走去醫院,都會加重心髒負擔使心肌梗塞的範圍擴大,甚至導致病人死亡。

因此,急救時患者保持鎮定的情緒十分重要,家人或救助者更不要驚慌,應就地搶救,讓病人慢慢躺下休息,盡量減少其不必要的體位變動。並立即給予10毫克安定口服,同時呼叫救護車或醫生前來搶救。

在等待期間,如病人出現麵色蒼白、手足濕冷、心跳加快的情況,多表示已經發生休克,此時可使病人平臥,足部稍墊高,去掉枕頭以改善大腦缺血狀況。如病人已昏迷、心髒突然停止跳動,家人且不可將其抱起晃動呼叫,而應立即采用拳擊心前區使之複跳的急救措施。

(2)心絞痛

心絞痛是心肌暫時缺血、缺氧引起的發作性胸部疼痛,可反射到左肩、左臂、左手內側,甚至頸部、喉部。多發生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飽餐、受寒等之時,當心絞痛發作時,應立即休息,速用硝酸甘油片舌下含化,1-2分鍾見效,作用30分鍾,10分鍾不見效時,可再舌下含化消心痛1-2片,2-3分鍾緩解。

心絞痛發作停止後,為防止複發,可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或持續服用長效血管擴張劑,如硝酸甘油片1-2片,每日3次或服用心痛定1-2片,每日3次。

心絞痛發作處理無效時,或病人出現血壓低、麵色蒼白、全身出汗、煩躁不安、心前區劇烈疼痛時,應想到是心肌梗塞的發生,這時應按心肌梗塞處理。

兒童意外窒息

兒童窒息是家庭常發的急症,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麵。

(1)嬰兒嗆奶引起的窒息。

有的是因喂奶姿勢不當;有的是因嬰兒體質太弱,一旦奶汁嗆入氣道便無力咯出,造成奶汁的機械性阻塞。嬰兒因嗆奶引起窒息後,會出現缺氧症狀,麵色青紫,兩眼上翻,四肢抽動,從口腔吐出泡沫奶,呼吸不規則等。此時,家長應立即弄醒嬰兒,如果有哭聲說明有呼吸,否則,應迅速把嬰兒頭部轉向一側,扒開口腔,將手伸人口中清除咽喉奶汁,再用紗布擦出,必要時可輕輕地進行口對口呼吸。

(2)食道阻塞引起窒息。

多見於學齡前兒童因貪玩或吃飯太急太快,使體積較大食物咽不下去而卡在食道裏。因為正常人食道在前,氣管在後,一旦食道因食物堆積、堵塞,即可壓迫氣管造成窒息。此時,應用手指或筷子伸入口腔快速轉動進行催吐,爭取將食物吐出來。需要強調的是,切不可讓患兒喝水。如有個孩子不慎咽下一大塊饅頭,家長因無知讓孩子喝水試圖使饅頭衝下去,但饅頭遇水膨脹,體積越來越大,症狀也會越來越重。

(3)誤吸異物阻塞呼吸道

誤服誤吸異物種類很多,常見的如花生米、西瓜籽、瓜子、玉米粒、果核、口香糖、圓珠筆帽、小玩具等。如孩子已出現症狀,在未能得到醫生急救前,家長應馬上把孩子直立抱起,拍打背部,使異物滑入左右一側支氣管,先緩解因窒息而缺氧,爭取搶救時間。還有一種方法是,手抓孩子雙腿頭向下,拍打胸部同時用手自下腹部向上腹部推壓,爭取異物能從口腔吐出。

心髒驟停

心髒驟停指心髒突然停止有效的排血。這是臨床上極為嚴重的情況,如不進行及時、正確、有效的搶救,即造成全身,尤其腦和心髒不可逆的損害而導致死亡。

心髒驟停大多見於以下情況:

心髒病;溺水或窒息;電擊或雷擊;麻醉和手術中的意外;電解質與酸堿平衡失調;藥物中毒或過敏。

一旦發現心跳驟停者,應盡快使病人就地平臥,迅速掏出咽部嘔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或倒流入肺,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在患者心前區用拳叩擊,拳擊力中等,連續3-4次,心跳可能因此而恢複。如果拳擊數次無效,應立即改為胸外心髒擠壓和人工呼吸:解開病人的衣領及腰帶,使之平臥,抽出枕頭,墊在肩下,使患者頭部後仰,然後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施行者一手將患者的口張開,另一手捏緊患者的鼻子,深吸一口氣,向患者口中吹氣,吹畢再用兩手按壓患者胸部,協助呼氣。人工呼吸常與胸外心髒擠壓同時進行,可每按壓胸部5次吹氣一次;如果急救者隻有一人,同時兼作人工呼吸與胸外心髒擠壓,則每按壓15次,較快地連續吹氣2次。病人躺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或墊木板於其背下,施術者將左手掌放在病人胸骨中下端1/3處,右手掌重疊於左手背上,兩手十字形交叉,兩臂伸直,借體重力量加壓,每分鍾有節奏地擠壓60-80次,以可摸到動脈搏動為有效,注意不要用力過猛,以免肋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