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出外旅行中的身體保護(1 / 3)

)第一節 旅遊飲食要健康

出外旅行如果不注意自我保護,很容易染上各種疾病,不僅破壞快樂的心情,而且危害身體健康。提高健康意識,做好出行準備,這是旅行中身體健康的基石。

根據不同的出遊方式,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旅行者要在睡眠、飲食、旅途意外等方麵做好充分準備,了解相關的健康知識,為健康出遊創造條件。

◎注意飲食衛生

旅行其實是件很累的事,一來旅途勞頓,再則容易營養不均衡。如果遇上水土不服,食物中毒,更會使玩興大減。

旅途中應時刻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旅行中的飲食最好遵循“燒熱、煮熟、去皮”的原則,避免進食受到細菌、毒素等汙染的食物。

健康專家提醒廣大出遊者,旅途中的飲食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注意飲水衛生

一般來說,生水是不能飲用的。旅途飲水以開水和消毒淨化過的自來水最理想,其次是山泉和深井水,江、河、塘、湖水千萬不能生飲。如果沒有合格的水可以飲用,可食用瓜果代替喝水。

旅途中口渴時切忌“牛飲”,以免破壞體內水鹽平衡。途中饑渴時不妨以綠豆湯、八寶粥之類漿液代替喝水,比較符合生理要求。

不貪冷飲。身熱口渴時勿貪冰淇淋、冰汽水之類冷飲,否則越吃越渴,還易傷脾胃。

2.在車船或飛機上要節製飲食

出行時,由於沒有運動條件,食物的消化過程延長、速度減慢,如果不節製飲食,必然增加胃腸的負擔,引起腸胃不適。

3.瓜果一定要洗淨或去皮吃

吃瓜果最好去皮,因為瓜果除了受農藥汙染外,在采摘與銷售過程中也會受到病菌或寄生蟲的汙染。

4.要謹防食物中毒和消化道傳染病

每年不少地方都會發生扁豆、土豆等食物中毒。因此,外出旅行就餐盡量不要吃冷葷涼拌菜,也別去路邊攤點胡吃海喝。旅遊團隊最好選擇分餐製。

◎旅行健康小食譜

主食:麵包或發麵餅(不要食用油炸的主食,如炸糕、油餅、油條等)、一個雞蛋(不要吃油煎雞蛋)、一杯酸奶。

副食:一定量瘦肉、大量的綠葉蔬菜和水果(每日2~3個水果,可以防止便秘)。

零食:花生、巧克力和牛肉幹等,避免低血糖和饑餓。要少吃話梅類加工食品。

飲水:每天要保證3瓶礦泉水的飲水量,盡量少飲用各類含糖飲料(如可樂、雪碧等),也不要迷信所謂“鮮榨”果汁。

◎不要盲目吃當地飲食

旅遊者不僅對當地的風光古跡感興趣,而且對當地的小吃、水果更是爭先品嚐。其實,“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當地的飲食習慣是長期適應當地的氣候、土壤、植被而形成的。

比如西藏地區,當地人吃犛牛肉,喝酥油茶,很多點心也是用酥油做成的,當地人吃了很有好處,而且也有平衡的食物來應對過多的飽和脂肪,如粗茶等。但是,如果你是從東南方來的遊客,很有可能吃了酥油做的食品就會腸胃不適,搞不好要拉肚子。

再比如,北方人到了南方,吃熱帶水果,尤其是小孩子,容易發生過敏。因此,為了慎重起見,旅遊地的一些“俗食”還是以“看熱鬧”為主,盡量少吃“新鮮”。

很多野味、野菜都帶有或多或少的“毒性”。因此,旅途中“野食”不要隨意去吃。另外,海鮮是大寒大涼的食物,尤其在深秋,更不可多吃。一般人吃蟹,一頓不要超過兩隻。

)第二節 快樂旅行注意防病

◎出遊常見疾病的防治

麵對日益火暴的旅遊熱,健康專家提醒旅遊者,由於旅途勞頓加上氣候、飲食習慣的改變,稍不注意,極易引發疾病。人們在親近自然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身心健康,切莫讓疾病入侵。

1.感冒

旅行在異地,氣候溫差較大,忽冷忽熱,容易感冒,但隻要注意,就可以防治。即使感冒,早些吃藥,就可痊愈。

2.暈車暈船

原因主要在於車船的直線變速運動、顛簸、擺動或旋轉時造成部分神經係統非常敏感的人的身體局部功能紊亂,這種情況多見於體質虛弱者,以女性為多。睡眠不足、飲食不當、精神緊張、某種氣味的不良刺激,均可誘發或加重症狀。

防治暈車暈船,首先要保證睡眠充足。飲食宜清淡,不要過饑或過飽,不要喝酒,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暈車暈船時,患者最好平臥休息。如無條件平臥,可將頭靠在椅背上,閉目休息,最好能換坐在近窗的位置上,空氣清新有利於緩解、減輕症狀。同時,可用清涼油或風油精等塗擦額頭部位,或在肚臍上直接貼上傷濕止痛膏。

3.中暑

主要症狀是大汗、口渴、頭昏、耳鳴、眼花、胸悶、惡心、嘔吐、發燒等。

若有中暑,可將患者放於陰涼通風處,平躺,解開衣領,放鬆褲帶;可能時讓其飲用含鹽飲料,發燒者要用冷水或酒精擦身散熱,服用必要的防暑藥物;緩解後讓其靜坐(臥)休息,並服用仁丹、十滴水,在太陽穴、人中處塗風油精。最好充分休息,不要勉強旅行。

4.高山反應

表現為嘔吐、耳鳴、頭痛、發燒,嚴重者會出現感覺遲鈍、情緒不寧、幻覺等,也可能產生浮腫、休克或痙攣等症狀。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登山旅遊的。如心髒病、高血壓、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腎炎、貧血、肺結核、發熱、急性感染、結石活動期等病人就不得登山。

出遊者登山上升的速度不宜太快,最好步調平穩並配合呼吸,同時要視坡度的急緩作調整,使運動量和呼吸成正比,尤其避免急促的呼吸。上升的高度應逐漸增加,每次攀爬的高度應適當控製,以適應氣壓降低、空氣稀薄的環境。

行程不宜太緊迫,睡眠、飲食要充足正常,經常性地做短時間的休息,休息時可做柔軟操及深呼吸來強化循環功能及高度適應,平常應多作體能訓練以加強攝氧功能。

5.水土不服

旅遊在外,氣候、水質、飲食等條件都有變化,一些人往往不習慣,會出現頭昏無力、胃口不好、睡眠不佳等現象,這是水土不服的表現。

患了水土不服,需要多食水果,少吃油膩,還可服用一些多酶片和維生素b2。

6.腸胃病

在旅遊當中,遊客不適應新環境,新、舊兩地飲水和食物中元素不同,易得腹脹和腹瀉。如果再暴飲暴食,還易得胃腸炎。患了這些病,需及時治療,服用抗菌素等藥物。

◎傳染病如何防

除了各種常見疾病,在出遊中,人們要格外注意預防各種傳染病。這些傳染病往往具有比常見疾病更大的危害性。

1.準備外出旅行的人們,最好注射流感疫苗。外出旅行期間要注意車、船、飛機、商場、旅遊景點、廁所等公共場所內的拉手、椅背扶手,養成勤洗手的衛生習慣。如果出國旅行,最好留心目的地國家疾病流行情況。

2.為防患肝吸蟲病、乙型肝炎、霍亂、腸炎,不要生吃或吃未煮熟的海鮮,避免飲用不潔的水,亦不要在不潔的水中遊泳。

3.艾滋病(aids)在世界各地蔓延,出國旅遊更須注意個人行為及衛生,避免與陌生對象作不當的性接觸。

4.在郊區或草叢中應防止蚊蟲叮咬,以免感染痢疾或登革熱。

◎旅遊疲勞症不可怕

出遊容易得“旅遊疲勞症”,主要是玩樂過度、睡眠不足所造成的。遊客有時會出現呼吸困難、出冷汗、食欲不振、口渴等症狀。一旦發生,應及時停下休息,給疲勞者吃點糖、喝些熱茶或淡鹽水(1克鹽加100毫升水)。

為了預防途中疲勞,使積蓄在體內的乳酸完全氧化,可以適當吃點醋及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也可多吃些含檸檬酸的橘子、話梅、檸檬,含蘋果酸的梨子、蘋果、櫻桃,含琥珀酸的枇杷等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