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休息好了,準備出發。
龍山溶洞在龍山的半山腰上,徒步登上去還是很累的,尤其是在這八月的天氣。幸好道路兩旁有高達大的樹木遮陽,不然還真沒人願意在這個天氣上去。
鳥雀在林中唧唧喳喳的叫個不停,偶爾會有一兩頭山獸竄過道路衝向樹林深處。天空很藍,偶爾有一兩朵白雲飄過頭頂。這裏的景色很宜人,的確是一個郊遊的好去處。
“哇,這溪水好涼啊。”有人忍不住驚叫道。他站在一條小溪中,用冰涼的溪水驅走炎熱。
“順著這條小溪上行就到了溶洞了。”柳楓也澆了一捧冰涼的溪水在臉上,然後向眾人解釋道。
所有人都跳進了小溪,八月的天可是很熱的。
當溫度降下來之後,眾人順著溪旁的小徑上行。不多久就見到了一個洞口,洞口隻有一人多高,有明顯的斧鑿痕跡。溪水就是從這洞口流出來的。小徑直通洞口深處,這是人為開鑿出來的洞口,方便遊客觀覽遊玩。
小溪深入洞口不遠就不見了,隻是從洞壁裂縫處有水流沁出。
光線逐漸暗淡,不過眾人倒也不慌,柳風說裏麵有人工照明裝備。
再前進就已經看不清楚了,不過就在前方不遠處有黃蒙蒙的光亮,想必就是柳風所說的人工照明裝置了。眾人繼續向裏走去,逐漸接近黃蒙蒙的光亮處,這才發現此處是一個轉彎處。轉過彎道,前麵依舊是人工隧道,不過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盞透發著黃光的照明燈。
幸虧是二十九人一起,如果是一個兩個人,還真不敢走這隧道,總感覺陰森森的。
由於處在半山腰,海拔比較高,高山上獨有的寒氣更添涼意。前進不過幾十米,又是一個彎道。
“怎麼感覺有些陰森森的,不會鬧鬼吧。”一個小膽的女生怕怕的說道。
“嘻嘻,剛才在山下的時候是誰說要上山捉鬼的?”旁邊一個女生取笑她。
“轉過前麵這個彎道就到了,當你們看到溶洞景色時,保準你們覺得不枉此行。”柳風適時說道。
果然,轉過彎道,前麵豁然開朗,眼前是一座高十幾米的溶洞,石鍾乳如竹筍般林立,有大有小,小的如尖如如長,大的從地底直貫而上,一直抵到溶洞頂壁。石鍾乳上有波浪般的紋路,這是長年累月積累下來的,是這些石筍成長的印記。
洞頂也有倒立的鍾乳柱,接近頂端的如碗口般大小,越是往下越是細小,直至最後形成針尖般的頂尖,在頂尖處有水滴懸掛,當承受不住地心引力時就會落下,準確的滴在下端的鍾乳柱上。當歲月足夠悠久時,上下的鍾乳就會連在一起,形成貫通的廊柱般的石鍾乳。
人工照明燈發出黃蒙蒙的光,而整個溶洞也是黃蒙蒙的,如黃金又如黃玉。“怎麼樣,沒騙你們吧。”柳風得意的說道。而眾人早已各自拿出手機開始拍照,還請人給自己拍照做留念。“這是第一洞,也叫石筍洞。”柳風適時介紹。
眾人繼續前進,在石筍洞的另一端有一個洞口,大概有三四米高的樣子,這不像前麵的洞口是人工開鑿的,這個是自然形成的。接下來的路是蜿蜒而下的,開始變得不好走起來,鍾乳形成的路麵很滑,眾人手牽手而行,偶爾還要翻過凸出來的石頭。
下行不久,便聽到叮咚聲響起,在空曠的通道裏清脆悅耳。繼續下行,叮咚聲不絕於耳,此起彼伏,實聲與回聲揮相成趣。“你們別老是盯著腳下了,看看下麵。我們到了第二洞----回音洞了。”柳風站在一塊凸起的石頭上向著眾人說道。
二十八人各自找到一個較高點向下看去。隻見眼前又是一座高十幾米的大洞,雖然沒有第一洞石筍洞的百米高壯闊,但是寬度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裏也有石筍,但是與第一洞的石筍不同,這裏的石筍上方仍然是尖銳的,但是下方的石鍾乳一律的粗大,並且頂端形成一個石盆一般的東西,裏麵盛滿清水,上方的水滴滴下,落在石盆中,發出清脆的滴水聲,並且經過洞頂的反射形成回音。石盆有大有小,石盆中的水有淺有深,每個石盆中的滴水聲又各有不同。這個洞中時時刻刻在演奏著自然譜寫的優美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