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還會記得嗎?”
“但願會吧,你若找到了,就沒有信心讓他重新識得你。”
“謝先生指點!”玉環深深拜下。
“不該拜我,拜他,就在這裏拜天地吧!”戲笑道。
“什麼?”
“真是呆子,要娶嬌妻了。”
偶遇:
“你們聽,可是有...有...”
“霓裳羽衣曲。在下有幸在宮宴上聽過,不及此人的三分神韻。”
“白兄,這麼說我們這是遇到寶了?等著,我去把她喚過來彈奏一曲,就當為白兄踐行。”
盞茶功夫
“哈哈,婦人害羞,真真不好請呢!”曹公子一邊挑起簾子一邊對後跟來的婦人道,“夫人請進。”
“坐這這邊,小可引薦,這是司馬大人。”曹熱情不減。
“在下白居易,夫人有理!”白起身道。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大人一語道盡天下有情人的心聲。”婦人陷入回憶。
“哈哈,司馬的才能怎是一首《長恨歌》所能道盡的。你隻管作曲,司馬定會為你重新普的。“
一曲《霓裳》普完,滿船坊的聽客都處於呆愣狀態。真可謂是餘音繞梁,三日不絕。良久,掌聲四起。
”夫人才藝,料想當年貴妃也不過如此“
”大人謬讚,妾愧不敢當。“玉環低頭,不知在沉思什麼。
”不知夫人如何聯係,在下回去定當連夜譜曲,明日送到府上。“
”賤妾本是伶人,幸的官家不棄厚禮相娶。但官家乃一茶商,居無定所,大人高義,賤妾在此謝過了。“
白居易可能怎麼也不會想到他成名的兩篇巨作《長恨歌》,《琵琶行》講訴的都是一個女人的辛酸故事。隻不過男主不同,時間不同。讓人不敢相信而已。
這個在船上彈唱的女子與玉環有諸多相似:能把《霓裳》彈得出神入化的能有幾人,能哭出血淚的能有幾人(具載玉環盛寵的時候回家探親離別時眼淚汪汪冰冷的空氣將其凍成血珠子想是古代的化妝品質量不達標吧。)漂泊在外一口京腔坐懷不亂的貴人又能有幾人。
也許後世不會有人相信這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的女子還有如此驚心動魄的一生。她的故事又怎是”長安倡女,嚐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所能概括的呢。
”是啊,為女子就該有作煙花般綻放,讓所有人為她喝彩尖叫的誌向。哪怕是曇花一現,也當為曾經開放過而自豪呀。“善聽過這一琵琶的故事就開始一臉向往,”誒,後來呢?後來玉環怎樣,不會真是跑到島國繁衍後代了吧!“
”你這丫頭,想哪去了?後來喝,後來她......“戲自言自語起來。
“什麼?我沒聽清。後來怎樣了?”善不解的追著戲大叫。
魂歸琵琶,隻不過戲再沒有跟善細細解釋的精力了。唉已過千百年的事情回憶起來真是頭疼呢!可是關於姬善的點點滴滴為什麼總是入夢久久不能忘懷呢?
世間之事本是如此,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永遠隻能是故事,將會被遺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