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傳統美術的色彩處理。傳統美術的色彩處理,主要是裝飾色彩。人們常從彩蝶、霓虹、彩霞等自然色彩受到啟發而創造出色彩絢麗的裝飾效果。裝飾色彩的主觀性使某些聯想將自然景色“擬人化”。不同的人物由於性格、經曆、情緒的不同,對客觀事物產生不同的看法,對於某些自然色彩的感受,可以是“綠肥紅瘦”,也可以是“怡紅快綠”。把自然現象之間的相互聯係和欣賞者產生的相應的聯想,運用在現代平麵設計之中的例子很多,諸如,傳統中國畫中經常把荷花畫得紅豔豔的,荷葉隻用淋漓的水墨。在招貼畫上,常常也有這樣的例證,一個藍色的畫麵,上角畫幾束燦爛的焰火,這塊藍色自然會被人接受為深邃的藍天。同樣是藍色的底色,畫上幾塊白色的三角帆影,這塊藍色又會被人們視為無邊的海洋。一張綠色的畫紙上畫一對嬉戲的小羊,這綠色就成了如茵的草坪。正因為隻是單純的底色,空間更大了,給人的聯想更多了。這種單純是虛的,但又是實的,觀眾的想象是抽象的,但又是具體的;這樣處理,不僅在形式上不一見其虛,在內容上也因某些啟示與聯想,使其更充實、更豐富了。
(5)傳統藝術元素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在現代平麵設計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使平麵廣告設計特有的藝術形式更加明顯,視覺傳達要素向消費者傳遞產品信息的意圖更加清晰。在當今的社會經濟浪潮中,商品流通速度迅速,淘汰速度也極快,產品要想在市場營銷中取得成功,單純依靠產品自身的優異性是不夠的,在平麵設計中巧妙地運用傳統民間藝術作為平麵設計的設計元素,結合現代科學技術,融入現代設計的表現形式,使傳統民間藝術的使用價值得到一個新的升華,使平麵廣告設計有較強的時代感和民族感,盡顯商品品牌的個性特征,對商品的流通、銷售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中國傳統藝術講究均衡和內在的節律,既符合科學上相對的原理,也符合藝術上形式美的規律。這種統一的、生動的、有韻律和節奏的審美感,在我國的平麵設計中,動與靜、疏與密、多樣統一、賓主呼應、虛實相生、縱橫曲直、黑白對比、重疊交錯等傳統構圖法則也屢見不鮮。僅以漢字為例,日本平麵設計界對漢字和中國書法的深入研究和利用早於我們,可見漢文化的魅力和漢字對世界平麵設計領域獨特的影響力。平麵廣告設計本身要求設計者將圖形、文字、色彩、編排綜合地運用在廣告畫麵上,使其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展示功能,並能使人睹物思情。因此,不論是何種形式的創作,都要與本民族的曆史文化藝術結合,與人的情感心靈結合。
參考文獻
[1] 王受之.世界平麵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 李硯祖.視覺傳達設計的曆史與美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3] 張道一.中國民間美術辭典[M].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