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斯巴達300勇士》影視音樂賞析(2 / 2)

祭司們穿著帶兜帽的衣服,看不清全貌,隻能隱約看到長滿膿瘡的臉,使人心生厭惡,醜陋的外表是肮髒的內心的真實寫照。貌美的女子在嫋嫋煙霧中起舞,煙霧和少女的半透明薄紗恰倒好處的交融在一起,給人妖嬈虛幻的感覺。每一個動作都和節奏契合,非常富有張力和感染力。女子的美和祭司形成強烈反差,更突出的祭司的病態、墮落、腐朽。

當列奧尼達率領勇士出發時,王後和他的孩子來送行,音樂舒緩,女和聲優美婉轉,帶著一種不舍和悲壯,身後是一條狹窄的小路,三百勇士就此踏上征程,有種壯士一去不複返的悲壯。王後對列奧尼達說:帶著你的盾牌回來,即使是盾牌蓋在你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他們是抱著視死如歸的心出發,帶著對家園的熱愛和護衛它的責任出發了。他們把戰死沙場看做一種榮耀,如果把死都拋開的話那麼什麼也不會阻擋住他們了。大片的麥田奠定黃色的基調,畫麵蒙上一層油畫般的質感。縱觀整部電影色彩比較統一,黃色為基調,濃重的黑色陰影,對比強烈,很好的突出畫麵空間感,光線多運用逆光,亮部形成柔和的輝光,營造出恢弘的史詩般場麵。

由此可見,電影具備多種節奏功能,比如主觀節奏、客觀節奏、導演心理節奏和觀眾心理節奏等等。隻有音樂這種形式和電影在節奏上是非常統一的,其它藝術形式就略差一些。音樂可以通過不同的音樂節奏和音樂語言,來表達這些節奏,迎合故事不同的風格、不同的場景。史詩題材的電影配樂比較大氣,節奏沉穩。電影音樂的創作和構思必須根據電影的創作要素,即題材、內容、風格樣式、人物性格等因素和條件,使電影音樂的聽覺形象和畫麵的視覺形象完美融合,體現導演的總體構思和美學欣賞原則。

總之,電影音樂根據影片需要,需要確定音樂的風格、主題音樂的性格特征、音樂布局和高潮的設置、音樂和影片中語言音響等聲音的有機結合和安排、每段音樂的起止、情緒氣氛以及畫麵的關係。電影作曲往往需要用大量音樂資料加以剪輯來改編成電影音樂,這需要熟悉音樂資料、善用音樂資料。電影音樂作曲必須懂得樂隊、樂器和配器,在作曲的時候考慮用什麼樣的樂隊、用什麼類型音樂、如何配器,另外電影樂團的作曲和指揮對音樂的長度和演奏速度的把握能力也尤為突出,在和畫麵配音時這方麵的適應能力也特別強。在音樂進入電子化時代後,製作者對各種新穎樂器和電聲樂隊也必須駕輕就熟,掌握它的音響特點和表現特征。

參考文獻

[1] 彭吉象.影視美學(第一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2] 尼克·布朗.電影理論史評[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4.

[3] 彭吉象.藝術美學概論(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