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1978年《孝經》之後的體會(2 / 2)

2關於“日傳本”的體會

關於《孝經》何時傳入日本的中國和日本兩地的學者一直都眾說紛紜,撇開傳入時期不論,在我看來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化思潮領先於世界其他各國,作為泱泱大邦一直影響著其他國家的思想文化。以日本為例,早在東漢時期日本就派遣使臣拜謁,隋唐時期兩國達到頂峰,在兩國長時間的思想交流中,間接的促進了日本的大化改新,在日本的大化改新中期主導思想也是沿用了儒家的正統思想,孝道在其裏麵占有重要的地位,時至今日拋開其他因素,日本的思想文化裏孝道這一思潮下盛行至今。從這點說明儒家的孝道文化是全人類寶貴的財富。

3《孝經》的思想內容的體會

《孝經》是中國古代“孝”理論的集大成者,《孝經》蘊涵了其深厚的倫理道德底蘊,它包括:“孝之始”的人倫道德,“孝,德之本”,“孝”與“忠”的不可分割,“孝”與“義”的緊密結合,“廣敬博愛”的道德準則。將其上升到國家意識形態,其主張的行孝道成為維護王權統治的等級觀念和鞏固家庭自然經濟結構,其所蘊涵的倫理思想已經沉澱為中華民族區別他族的民族特質與美德。《孝經》中的孝已經不是狹義的“尊老愛幼”的情感關係了,而是將“事親”推向了“事君”,將其屬於父子之親、母子之情的倫常關係,與上下等級、友朋交誼、君臣之道、夫婦關係等結合起來,將人與人的關愛之情、責任之心,從而端正人心,純化情感,改善關係,達到和諧。

4《孝經》與設計的感悟

《孝經》中所體現的孝道對我們現代的情感化設計和設計心理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孝經》中所涵蓋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關係和社會責任心,正是現代設計所詮釋的內容,可以說儒家孝道思想是現代情感化設計根本中的根本,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在這種和諧的真善美時代,孝道是放在首位的,以人為本,關懷與人的孝道精神,為我們在情感化設計中提供了理論依據。

5小結

《孝經》全文不足1800字,但是每個字都洋溢著中華名族儒孝文化的精神,從《孝經》中提取出孔子道德思想的精華,給以新的理解和領會,為當今的精神文明建設服務,不管是什麼時間是什麼地域,都能夠經世致用,具有很高的普適性,未來的孝道文化會演變成什麼形式,但是根本還是取決於《孝經》的精華所在,孝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可以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