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策略(2 / 2)

例如,在FLASH MX 2004教學中,很多同學對其遮罩動畫的製作表現出很大的興趣。但在實踐過程中,一些同學雖經百般嚐試卻始終無法達到預期動畫效果。如書本翻動動畫效果,探照燈動畫效果,水麵漣漪效果等。那麼,在製作好元件的基礎上,最有可能是什麼操作出現了問題呢?對此,筆者組織學生進行了分析與討論。

在大家的交流與表達中,筆者發現了問題:很多同學對遮罩這一原理並不能很好的理解與掌握。一些同學沒有將其元件大小進行縮放或透明度處理,有的同學甚至顛倒了遮罩層與被遮罩層的關係等等,致使動畫無法產生或效果不明顯。

在發現了問題基礎之上,大家再進度嚐試與修改,結果取得了較為滿意的動畫效果。由此可見,在出現問題時,師生應冷靜的進行思考,把握住問題的關鍵進行分析與討論,然後動手解決,這樣的教學會給學生的思考留有更多的空間,會在內心深處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無疑對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大有裨益。

3營造合作情境,提高學生協作能力

在信息技術高速更新換代的時代,我們的信息教學不僅讓學生掌握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善於學習,學會合作,善於交流,“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信息技術教學中要合理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明確合作小組的分工協作;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形成正確的評價,培養良好品質,這樣才能進行多角度的探索、嚐試、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VB6.0 IF語句教學中,筆者就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開發一些簡單實用的小程序。首先對小組成員進行明確分工,有的同學負責繪製結構圖,有的同學負責寫程序段,有的同學負責程序調試等。當出現問題,大家一起討論,共同分析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在合作的過程中,有的同學找到了自信,有的同學發現了不足,有的同學分享了成功的喜悅,有的同學鍛煉了能力。總之,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與進步。

教師是一門特殊的職業,它的特殊性在於教書的同時和根本目的是育人;信息技術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它的特殊是在於實踐性強、不斷的更新發展,作為信息技術的教師,如何更好地把握好課堂的教學藝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值得長期研究和探索的。

總之,情境教學是新時期下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科優勢,運用生活情境、問題情境、合作情境給學生提供更多思考與操作的機會,以此全麵提升他們的信息技術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 鄒恒璞.論中學信息技術快樂學習情境的設計[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0).

[2] 劉淑豔.淺談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之情境創設[J].中小學電教,2013(3).

[3] 陳瑤.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問題情境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新校園,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