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問題解決的方法
對電子政務網絡信息係統安全防禦體係建設進行介紹:(1)對電子政務安全防禦體係解決方案的建立,通過電子政務的應用規劃、主要技術路線和係統架構進行了比較完整分析,進而明確構建目標。(2)根據政府體係的內部和外部的威脅是政府電子政務信息所麵臨的兩個主要安全威脅因素的介紹,為我國電子政府的信息係統安全防禦建進行了清楚的劃分。(3)通過主要對美國政府長期在公共部門信息安全防範管理方麵的工作進行借鑒,對他們的教訓和豐富的經驗進行總結並分析,深入思考信息保障問題,以對比分析來確保,能夠建設一支可實施性強的具體的國家信息安全保障國家戰略體係。(4)通過結合我國具體情況,設計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子政務信息安全防禦係統。並對中國電子政務信息安全係統防禦體係核心部分的程序進行設計,主要包括登陸代碼、數據加密和解密的實現;通過信息安全防禦體係的應用及其實現標準和電子政務網絡安全防禦體係的具體應用,以此進一步確保電子政務係統信息安全防禦體係的應用實現。
參考文獻
[1] 劉義理.電子政務——理論、應用與管理[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0.
[2] 王長勝,許曉平.中國電子政務發展報告(2010)[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3] Wong C,Lam S.Digital signatures for flows and multicasts.Networking,IEEE/ACM Transactions,2009,7(4):502-513.
[4] Fang B.Introducing decryption authority into PIG.Computer Security Applications,2010:288-296.
[5] 張建華.電子政務知識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6] 徐曉林,楊蘭蓉.電子政務[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7] 杜治洲.電子政務與政府管理模式的互動[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
[8] 姚國章.中國電子政務案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9]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轉型與調整——中國信息化發展報告2010[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10] Yu H,Jin C,Che H.A description logic for PK1 trust domain modeling.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2011:524-528.
[11] 張建偉.國外電子政務發展戰略對我國的啟示[J].改革與戰略,2009(05).
[12] Galley·Michael J.Digital signatures.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ical Report, 2007,2(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