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靜態的檢測方式還可以分類出以下的幾種方式:①有關詞法的檢測,這是最先產生的一種靜態檢測的方式,它就是單純的對語法進行檢查驗證,換句話說,就是單純的對程序源代碼裏麵存在危險的C語言中的係統調用和庫函數進行檢測。②有關程序的評注方式,人們可以利用程序的有關評注信息進行有關的分析,接下來找出隱藏在計算機當中的安全漏洞,此外這時還要將外麵的數據標識為tainted,最後的步驟就是把其再轉交給專業代碼審計的有關人員對出現的這些漏洞進行排查與檢測。③類型推斷的檢測技術,指的是通過運用一種最新的修飾方法,對幾類特殊的使用用戶輸入指針等一些數據以此來提高對安全漏洞問題的製約。
2.2計算機安全漏洞中的動態檢測技術的應用
所謂動態的檢測即是在不修改二級代碼或是不修改目標程序的情況下,進而來對程序的執行階段能否存在著漏洞進行檢測的一種技術方式,動態檢測的技術主要是利用對修改運行環境進行分析(內存,環境變量,桟和堆等),以此來進行完成,可以提高程序的保密性,並且還會逐漸的提高,進而達到安全的效果。
動態檢測的技術方式可以概括為下麵的幾種類型:①非執行桟的技術,這種技術指的是:當黑客對桟中的人惡意的注入不正常代碼進行有關的破壞時,該技術會使用阻止桟執行代碼能力的方式防禦黑客進行攻擊。②數據和非執行堆技術,這種技術是指:在軟件還沒有進行正常運行的時候,會對其進行禁止執行的方式,數據和非執行堆技術可以用於檢測甚至可以阻止全部內存中的惡意的代碼。③有關內存映射的技術。④沙箱技術。⑤安全的共享庫技術。⑥有關程序的解釋技術。
3結語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於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然而作為計算機核心的軟件在技術的發展中有不斷的問題暴漏出來,尤其是安全漏洞問題已經成為了計算機軟件中的一大殺手之一,給軟件的合理、安全的運轉埋下了巨大的隱患,因此對於安全漏洞問題進行研究,找到一種合理的解決方式,是現在軟件係統的重要工作。對此本文對計算機安全漏洞的檢測技術進行了探析,在實際的應用中給人們以幫助。
參考文獻
[1] 浙江重點學科——計算機軟件與理論[J].浙江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04).
[2] 馬海濤.計算機軟件安全漏洞原理及防範方法[J].科協論壇,2009(06).
[3] 龔靜.論計算機網絡安全與漏洞掃描技術[J].株洲給工學院學報,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