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位於胸腔中,上連喉嚨,開竅於鼻,為五髒之一。肺的功能是主氣、司呼吸,通調水道。肺主一身之氣,能夠吸入自然界的清氣,裏麵含有豐富的氧氣,供應身體的需要,肺葉一張一合,在肺內形成壓力和負壓力相互交替,來維持呼吸正常有序地進行;“肺為水之上源”,肺氣充足,維持全身水道暢通,避免水道淤積的現象。若肺的功能失調,常會出現咳嗽、咳痰、胸悶、氣喘、咽喉腫痛、鼻塞等呼吸係統的疾病。

不暢症狀

胸悶、感冒、咳嗽、咳痰、喘、咽喉腫痛、頸根部酸痛、上臂至前臂的拇指側酸痛、麻木、發涼。

按摩功效

主治胸、肺、氣管、喉、鼻等呼吸係統疾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中府穴

咳喘、胸痛的克星

取穴

中府穴位於膺部,故又稱為膺俞。正坐位,以手叉腰,先取鎖骨外端下方三角窩中心凹陷處的雲門穴,從雲門穴直向下推一條肋骨,與第1肋間隙平齊處即是該穴。

功效

中府是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陰脾經的交會穴,有調理肺氣、治療喘咳的功效,可以用來檢測肺是否出現疾病。可治療咳嗽、氣喘、支氣管炎、肩背疼痛,也可治療青春痘與脫發。

穴位指壓法

正坐或仰臥位,以中指指腹按揉對側的中府穴,按揉該穴時,酸痛感明顯,按揉的力度適中,以舒適為度,不可用力過大,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交替按揉,兩手交替反複進行操作,每次按揉1~3分鍾。

雲門穴

治咳嗽咳痰,它最靈

取穴

雲,雲霧;門,門戶也。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雲出天氣,天氣通於肺。”本穴為手太陰肺經脈氣所發,為肺氣出之門戶,故名雲門。

正坐位,用手叉腰,為鎖骨外端下緣出現的三角凹窩的中點處。

功效

對咽喉腫痛、胸痛、咳痰、呼吸困難、發熱、四肢酸痛、肩部疼痛、背脊間疼痛皆有療效。

穴位指壓法

正坐或仰臥位,以中指指腹按揉對側的雲門穴。按揉的力度要適中,以微有酸痛感為度,不可用力過大,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交替按揉,兩手交替反複進行操作,每次按揉1~2分鍾。

尺澤穴

潤肺止瀉應急要穴

取穴

尺澤穴為手太陰肺經的合穴,又有“肘中動脈”的美名,五行屬水。伸臂向前,仰掌,掌心向上,肘關節彎曲約

呈120度時,肘窩處可摸到一繃起的大筋,大筋外側緣即是該穴。

功效

對呼吸係統疾病,如胸膜炎、肺炎、支氣管炎等所致的咳、痰、喘、吐血、喉嚨疼痛有療效。也可治療肘關節疼痛、發涼。

穴位指壓法

端坐位,一手臂伸臂向前,仰掌,掌心向上,肘彎曲約120度,用另一手中指指腹按壓尺澤穴,按壓的力度要適中,以按之酸痛明顯,甚至酸痛感向上下擴散但能夠忍受為度,按壓至局部透熱為度,雙側交替按壓各2分鍾,早晚各一次。

孔最穴

治咯血、痔瘡最有效

取穴

孔,孔隙也;最,多也,甚也,聚也。該穴屬於手太陰肺經之郤穴,為本經氣血深聚之處,是理血通竅最得用之穴位,故名孔最。

伸臂仰掌取穴,從尺澤穴至腕橫紋外側端脈搏搏動處連線的中點向上約一橫指處。

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