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皇宮之中,群臣皆哀。皇後嬪妃、太子皇子亦哭哭啼啼,王公大臣們亦痛哭流涕,哀痛不已。這本是春夏交接之際,但皇宮中卻充滿了秋冬悲涼之感。
眾人商議昭告天下李世民駕崩,欲扶太子登基,卻見魏徵與秦瓊、尉遲恭三人從眾閃出,聽那魏徵言道:“列位且住,萬不可昭告天下,現時國綱未穩,若是驚動地方州縣恐生不測,隻再候一日,皇上必定還魂!”
眾臣道:“人死不能複生,我等皆哀痛,三位還請接受事實。”
說著便要寫詔告知天下,又要將尚年幼的太子扶上寶座登基。秦瓊與尉遲恭見狀便互相打了個眼色,一個守住門口一個守住寶座,並同聲道:“若想施行,還先過我二人這關!”
眾人皆憤,又聽魏徵道:“皇上去幽冥一遊,解決事情之後必定回來!諸位不要妄動啊!”
眾臣中有人喝道:“魏徵,你妖言惑眾!是何居心!”
卻又見李孝恭與李靖從眾中走出道:“諸位莫急,之前魏左丞說過蜀山公南宮無欲陪同皇上前往幽冥,既是有他陪同,想必事情有轉機,我等再多等一日又有何妨?”
一時間殿上眾人分成兩派,一派說李世民定能還魂,一派說魏徵等人居心叵測,頓時爭吵得麵紅耳赤,將要動手。
正在此時,忽聽殿外傳來朗聲道:“諸位莫吵,皇上歸來也!”
原來是南宮無欲禦劍而回,他落在殿內,手中握著一個匣子,上麵還貼著一道符。魏徵等人見他回來便迎上去問道:“如何?事情可解決了?”
南宮無欲道:“解決了,方才陛下先走一步,因其不認得路,所以走失了方向。我去尋陛下花了些時間,所以回來晚了。”
魏徵喜道:“無妨無妨,我已用靈符護住陛下肉身不遭外邪入侵,蜀山公快快將陛下靈魂送回肉身吧!”
南宮無欲大步而上,一把將棺槨的蓋子掀開,又將李世民肉身上的靈符扯掉,接著將手中匣子打開,口中念念有詞。
隻見匣子中飄出李世民的靈魂,在場眾人見了皆是大驚,婦孺更是驚嚇得麵色蒼白,更甚者直接啼哭起來。
那李世民的靈魂按照南宮無語的指引回到了肉身中,過了大概一炷香的時間,忽聽棺內傳來一聲大叫:“啊!差點憋死朕了!”
李世民猛地坐起,眾人見了皆是又驚又喜,那魏徵趕緊吩咐人去熬安神湯,為李世民安神去驚。
李世民此時從棺槨內走出,群臣當即拜服。
第二日,李世民便將在幽冥中的事情說了一遍,又派尉遲恭去還一庫金銀與汴州相良,接著又想起那崔玨讓他回陽後做一場超度法事,便詢問有何人能但此重任。
南宮無欲在一旁也想起玄奘之事,便站一步出來道:“陛下,無欲認得一名高僧,其精通各派經卷,佛法高超,此人還欲前往天竺佛門源頭地學習更深之法,歸來普度眾生,教化世人。實乃是菩薩之心也!”
李世民聽聞,喜道:“哦?這是何人?”
南宮無欲將玄奘的表書呈上,並說道:“這人法號玄奘,年紀雖不大,但遊曆神州各地,已通曉中土沙門的所有經典。”
李世民詳看了一遍玄奘的表書,說道:“此人朕亦有所耳聞,卻不曾見過。看了其表書知其確實心有宏願。但我大唐局勢未穩,那天竺路途遙遠,途中要行之路有敵國之境,隻怕不易。玄奘西行之事暫且擱置,先著他入宮商議超度法事一事。”
南宮無欲領旨,當即出了宮去洪福寺傳召玄奘入宮。
玄奘見了南宮無欲,便急忙問他:“如何?皇上答應了嗎?”
南宮無欲搖頭道:“皇上說現在局勢不穩,怕你去天竺途中遭到敵國襲擊,暫且不允。但皇上讓我來傳召你入宮,為的是一場超度戰爭亡魂的大法事。”
玄奘歎氣道:“我早知不會如此容易......也罷,我且先隨你入宮為戰爭死去的亡魂超度亦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