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提示】
對於糖尿病的預防,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多懂一點,也就是對糖尿病的知識多懂一點,對其危害多懂一點,對其防治措施多懂一點。
第二,少吃一點,就是讓攝取的總熱量少一點,不隻主食要少吃,而且副食,特別是高熱量的副食也要少吃。
第三,勤動一點,要經常保持一定的運動量。這樣控製了飲食,再加上增強了鍛煉,體重就不至於過胖。
第四,放鬆一點,這是指心理調節方麵的問題。一個好的心態對糖尿病的預防也是有其積極作用的。因為吃得多、鍛煉少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各種心理不平衡會進一步加強胰島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發生。
【語錄鏈接】
治消渴者,補腎水陰寒之虛,瀉心火陽熱之實,除腸胃燥熱之甚,濟身中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不枯,氣血利而不澀則病自愈矣。
——張子和
治消渴,無分上、中、下,當先治腎為急。
——趙獻可
上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飲;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硬,小便數;下消者,煩躁,引飲,耳輪焦幹。
——趙獻可
消渴初起,宜養肺清心,久則宜滋腎養肺。
——李用粹
消渴之患,常始於微,而成於著;使於胃,而極於肺腎。
——喻嘉言
三消一證,雖有上、中、下之分,實不越陰虛陽亢,津涸熱淫而已。
——葉天士
17.胸痹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
——《金匱要略》
中醫雖無“冠心病”這一專有名稱,但對類似該病症狀的描述卻在諸多古籍中都能找到。《黃帝內經·素問·繆刺論》將心痛稱之為“厥心痛”。東漢張仲景在《金匱要略》裏將本病稱之為“胸痹”,認為心痛是胸痹的表現。冠心病是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肌血液供應發生障礙引起的心髒病。冠狀動脈受累特點是其內膜有脂質的沉著,複合糖類的積聚,繼而纖維組織增生和鈣沉著,並有動脈中層病變,常導致管腔狹窄或閉塞。本病常伴有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腦力勞動者多見,對人們健康危害大,為老年人主要死因之一。
冠心病的類型
世界衛生組織對冠心病分類如下。
(1)原發性心髒驟停
(2)心絞痛
(3)心肌梗塞
(4)缺血性心髒病中的心力衰竭
(5)心律失常
冠心病的辨證治療
中醫對於冠心病的治療,臨床上根據不同的證候,有各種治法,目前多采用活血化淤、芳香溫通、通陽宣痹、滋陰潛陽、益氣養陰等治療方法。
(1)活血化淤法:此法適用於冠心病屬心血淤阻者,多見胸悶,心痛,疼痛固定,痛如錐刺,舌質紫暗,或舌下有淤點淤斑,脈沉弦或弦澀。采取這種治法,能疏通心脈,消散淤滯,心痛可止。
(2)芳香溫通法:部分病人因寒邪留滯經脈,導致胸陽不足,心陽不宣,心脈痹阻,引發心痛,可用芳香溫通法治療,即所謂“寒則凝,溫則行”,芳香溫通藥辛香走竄,溫陽祛寒,疏通血脈。
(3)通陽宣痹法:胸為“清陽之府”,為陽氣升發之處,心陽充沛則氣機流暢,但當外寒內襲或內有陰寒痰濕時,則胸陽痹阻,氣機不暢而胸悶心痛。臨床上常用此法溫通心陽,宣通脈絡。
(4)滋陰潛陽法:本法適宜於冠心病之心腎陰虛證,症見胸悶且痛,心悸盜汗,心煩不寐,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脈細數或細澀。此法滋養病人心腎之陰而固其本,又鎮潛上浮之陽而祛其標,因而陰陽協調,胸痛可去。
(5)益氣養陰法:適用於冠心病之氣陰兩虛證,症見胸悶隱痛,時作時止,心悸氣短,倦怠懶言,遇勞加重,脈細弱無力或結代。本法為無邪者而設,非單純者不可取。
冠心病的治療方法
(1)中藥處方
處方一:黃芪30克,黨參30克,丹參30克,赤、白芍各10克,川芎10克,降香10克,枳殼10克,紅花10克,麥冬20克,甘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處方二:細木通10克,路路通10克,生地15克,全瓜蔞5克,丹參15克,鬱金10克,茯神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2)穴道治療
少衝,位於手背,小指指甲生長際的臨近中指側;中衝,位於手背,中指指甲生長的臨近食指側;心包區,位於手掌中央;內關,位於手腕橫紋朝手肘方向下移約二橫指寬處,在兩骨兩筋之間;神門,位於手腕內側的橫紋上,靠小指側的肌腱內側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