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出租車漲價還得市場說了算(1 / 1)

出租車漲價還得市場說了算

品位

作者:時文

隨筆 1P

新一屆政府強調“職能轉變、放權讓利”。但在實踐中如何讓百姓得到最大的利,需要的是實幹而不是一個口號就能解決的問題。

北京市出租車方案調價方案已出台,出租車起步價均由現行的10元漲到13元,燃油附加費均由3公裏以上運次加收3元調整為全部運次加收1元。此次公布的聽證會方案,強調了“份子錢”不上漲,漲價後的收益權歸司機。乍一聽來,作為乘客的我們不由地便將怒氣撒向出租車司機。

小李工作地點距離住所有四站。他說:“平時我都走路上下班,又方便又健康。但有時早晨起得晚了,也會打車上班,不過起步價,所以也很合適。這次漲價後,雖然幾塊,但心裏總是覺得貴了很多,估計以後不會打車了,還是督促自己早點起床吧。”像小李這樣,因為距離不過起步價所以常打車的出租車乘客絕不在少數。此次漲價,引起了不少乘客的不滿,每次多花幾塊,積少成多,降低了人們打車的想法。

炎炎夏日,如果路程不遠,與其忍受炙烤倒不如花個十塊錢享受下,不用等車,不用擁擠。十塊錢換來了諸多方便與享受,還是很值得的。但現在,北京出租車司機張師傅抱怨道“說的是漲價收益都歸司機,聽起來不錯,但是漲價了生意都快沒有了,還哪有什麼收益?”出租車生意下降在司機那裏體會最深,因此對於政策中的“漲價收益歸司機”,司機們反倒沒有領情。“與其漲價的收益給我們,還不如直接降低份子錢呢。”的確,司機們不滿的根源主要是在份子錢上。

北京出租車由雙班車和單班車組成,其中單班車每月的份子錢為5175元,雙班車為8280元。“份子錢”中每月1200元的折舊費。有的司機算了一筆賬反駁道:“一輛車7萬元左右的進價,一個月收我們折舊費1200元,2個司機一年就是兩萬多元,三年就抵一輛新車價格了,最後車又不歸我們,為什麼要一直收下去?”

“的哥疲憊不堪,乘客全權買單”成了當下出租車行業的通病,而穩賺不賠的是出租車公司。高額的份子錢成了壓在司機身上的重負。提高出租車價錢,無疑是將其負擔轉嫁到乘客身上,讓乘客為的哥買單。而與此同時,“漲價收益歸司機”又成了公司為的哥們畫的一個餅,畫餅充饑讓的哥得到安慰。可事與願違,不僅司機不領情,乘客也不買賬:你漲價,我不坐。

乘客與的哥都不滿了,得利的應該是出租車公司吧。但公司也自有他們的說法,“近年來各種支出都在上漲,企業利潤確實比較低,並非外界所盛傳的暴利。此次調價不涉及份兒錢調整,未來隨著物價、駕駛員社保等的上漲,利潤會更加低,單班車的利潤甚至會是負數,企業壓力較大。”

政府出台政策減輕出租司機們的壓力本是好事,但該政策無疑增加了乘客們打車的費用,如此一來,司機們的生意反倒不好做了。新一屆政府強調“職能轉變、放權讓利”。但在實踐中如何讓百姓得到最大的利,需要的是實幹而不是一個口號就能解決的問題。無論司機還是乘客,都是政府應當照顧到的群體,不應顧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