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部穴(共24穴)
1.四神聰Sìshéncōnɡ〔
位置〕在頭頂部,當百會穴前後左右各1寸,共4穴。
〔主治〕頭痛,眩暈,失眠,偏癱,癲癇,精神病,健忘,腦積水,大腦發育不全。
2.當陽Dānɡyánɡ
〔位置〕在頭前部,當瞳孔直上,前發際上1寸。
〔主治〕感冒,鼻塞,頭痛,眩暈,目赤腫痛。
3.印堂Yìntánɡ
〔位置〕在額部,當兩眉頭之間;
〔主治〕鼻病,眼病,前頭痛,眩暈,小兒驚風,高血壓病。
4.魚腰Yúyāo
〔位置〕在額部,瞳孔直上,眉毛中央凹陷處。
〔主治〕麵癱,眼瞼下垂,眼病,屈光不正,眶上神經痛。
5.太陽Tàiyánɡ
〔位置〕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1橫指凹陷處。
〔主治〕偏頭痛,眩暈,眼病,眼睛疲勞,牙痛,麵癱,神神經萎縮,三叉神經痛。
6.耳尖ˇErjiān
〔位置〕在耳郭上方,當折耳向前,耳郭上方尖端處。
〔主治〕高熱,偏正頭痛,角膜炎,結合膜炎,顏麵疔癤,銀屑病,蕁麻疹。
7.上明Shànɡmínɡ
〔位置〕在眼部,眉弓中點,眶上緣下,仰靠或仰臥取之。
〔主治〕角膜翳,假性近視,屈光不正,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炎,視神經萎縮。
8.球後Qiúhòu
〔位置〕在麵部,當眶下緣外1/4與內3/4交界處。
〔主治〕各種眼病特別是內眼病。
9.牽正Qiānzhènɡ
〔位置〕在頰部,當耳垂前0.5~1.0寸處。
〔主治〕口腔潰瘍,口臭,下牙痛,麵癱。
10.上迎香Shànɡyínɡxiānɡ
〔位置〕在麵部,當鼻翼軟骨與鼻甲交界處,近鼻唇溝上端處。
〔主治〕麵癱,鼻塞,鼻炎,鼻部癤腫。
11.內迎香Nèiyínɡxiānɡ
〔位置〕在鼻孔內,當鼻翼軟骨與鼻甲交界的黏膜處。
〔主治〕發熱,鼻炎,咽喉炎,中暑,眩暈,目赤腫痛。
12.聚泉Jùquán
〔位置〕在口腔內,當舌背中縫的中點處。
〔主治〕哮喘,咳嗽,糖尿病,舌強,舌肌麻痹。
13.海泉Hǎiquán
〔位置〕在口腔內,當舌下係帶中點處。
〔主治〕重舌腫脹,舌緩不收,咽喉腫痛,腹瀉,呃逆,嘔吐,糖尿病。
14.金津Jīnjīn
〔位置〕在口腔內,在舌係帶左側舌下神經伴行靜脈可見部分的中點處。
〔主治〕口腔炎,舌強,舌腫,失語,糖尿病。
15.玉液Yùyè
〔位置〕在口腔內,在舌係帶右側舌下神經伴行靜脈可見部分的中點處。
〔主治〕口腔炎,舌強,舌腫,失語,糖尿病。
16.翳明Yìmínɡ
〔位置〕在項部,當翳風後1寸。
〔主治〕頭痛,眩暈,耳鳴,眼病,失眠,精神病。
17.安眠Anmián
〔位置〕在項部,當翳風與風池之間。
〔主治〕偏頭痛,失眠,精神病。
18.上廉泉Shànɡliánquán
〔位置〕在頸上部正中,下頜下緣與舌骨體之間凹陷處,當廉泉穴上1寸。
〔主治〕中風失語,流涎,啞症,舌強,舌神經麻痹,急慢性咽喉炎。
19.扁桃Biǎntáo
〔位置〕在下頜角下緣,當頸動脈前方處。
〔主治〕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
20.新設Xīnshè
〔位置〕在頸部,風池穴直下,當後發際下1.5寸,平第4頸椎橫突端。
〔主治〕咽喉痛,頭項痛,角弓反張,頸椎病,肩背酸痛,腦炎後遺症,神經性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