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如其人,畫高壽亦高

信息之窗

展覽推介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辦,廣東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協辦,何香凝美術館、廣州藝術博物院承辦的“何香凝藝術精品展”2012年廣州巡展,於去年9月20日至10月7日在廣州藝術博物院中國曆代繪畫館展出。

“何香凝藝術精品展”是何香凝美術館策劃的、一個沿著以何香凝先生曾經生活和工作過(或與她經曆密切相關)的重要城市進行巡展的長期項目。從2003年起動,至今“何香凝藝術精品展”已在香港、澳門、上海、台北、北京、武漢、南京等地成功展出。本次“何香凝藝術精品展”2012年廣州巡展,是繼續沿著藝術家的足跡,將其藝術作品進行延伸展示,傳播與推廣其藝術精神。

據廣州藝術博物院院長介紹,本次展覽以何香凝美術館藏的50幅書畫精品,並輔以27幅曆史圖片等文獻資料,集中呈現了何香凝先生與其特殊時代的背景淵源。展覽充分體現了何香凝先生的藝術生涯和高尚情操,注重莊重、典雅的展示效果,以契合何香凝先生的藝術品質。

觀展路線

何香凝先生是中國近現代最早走出國門學習美術的女藝術家。1909年她進入日本本鄉女子美術學校學習繪畫。60餘年的創作,其畫作氣度恢弘,立意深邃,借描繪鬆、梅、獅、虎、山川,抒情明誌,是她革命生涯和高尚人格的生動寫照。眾多藝術家和國家領導人的補筆、題詞,使得她的畫作更為凝重。

我們依據廣州藝術博物院中國曆代繪畫館的展陳空間,將何香凝先生的繪畫精品、曆史圖片、文獻三部分組合起來分為10個區城,形成上、下兩層展廳的交叉式的參觀流線。展覽在廣州的曆史背景下,其繪畫精品和曆史圖片,基本遵循何香凝先生生活、創作的時間脈絡而陳列,勾勒出何香凝先生的藝術曆程和麵貌。下麵請隨我們的視角一同觀賞,理解“何香凝藝術精品展”。

從展廳入口,即可環視展場的整體效果,印入你眼簾的是展廳中軸線末端的巨幅背景圖------廣州雙清樓前的何香凝與親友,四麵側柱上四個曆史階段的何香凝形象,由此烘托出展覽所關聯的曆史時期及主體人物,即藝術家——何香凝先生。環繞於兩層展廳四周的精品,將呈現給你藝術家一生的繪畫曆程。

下麵將沿著藝術家的創作曆程,重點介紹不同時期繪畫風格的特點和精品。

創作曆程與風格特點及精品賞析

展覽從早期作品進入,經過中期,直至晚年,涵蓋60餘年的創作,展現了何香凝先生漫長而不凡的藝術曆程,從中可以看出她不同時期的風格特點與變化。早年留學日本的四件作品《虎》(1910)、《獅》(1914)、《菊》(1913)、《馬》(1914),是藝術家於辛亥革命前後所作的繪畫精品。其中的《虎》和《菊》分別贈予民主革命家黃興先生、日本友人宮崎寅藏的夫人。這四件畫作顯示了何香凝先生在日留學時期的繪畫功力,畫風典雅精細。而動物畫的反複出現,運用紮實的繪畫技巧畫雄獅猛虎以其威武精神喚醒民眾,形成何香凝先生該時期繪畫鮮明的特色,使她在日後的中國畫壇上曾以擅畫獅虎聞名。月黑風高,老虎蓄勢待發,寓意深遠。其皮毛賦色、轉折遵循寫實法則,造型準確、構圖嚴謹,筆墨濃淡有韻致,天色的渲染更是帶有典型的日本畫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