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1 / 1)

丁客在意思是雙收入,無子女的兩口之家。在西方已經不算什麼新鮮事物了,中國出現丁客則是近十年的事。如今京、滬、穗等大城市的丁客家庭已經超過了12%,將來或許會更高。無論是有意亦或無心為之,他們都是中國第一代丁客,開創了一種嶄新的家庭模式。

丁客本人也是丁客,所以我要為他們樹碑立傳!

其實要不要孩子完全是我們的個人選擇,與經濟有關,與道德無關,更與那些“社會責任心”、“人類前程”之類的廢話扯不上任何糾葛!

人類選擇餘地的逐步擴大就是社會進步的體現,在某些時代我們是沒有選擇空間的。比如抗戰時期,我們的唯一選擇是拿起武器,與敵人奮戰到底。比如文革時期,我們的唯一出路是上山下鄉,不長出一身虱子來就不算光榮。現在好了,你可以選擇去非洲,在熱帶草原上縱橫馳騁,與河馬稱兄道弟。你可以選擇去美國,在商業天堂與世界各地的家夥一爭高下。你可以上大學,讀研,玩兒出個雙博士、三博士,技驚四座。你也可以選擇下海,初中畢業我照樣上財富排行榜,讓你們全得紅眼病。同樣的,你也可以選擇被槍斃,反正中國有十幾億人,少你一個絕對看不出來。當然,我們更可以選擇不要孩子,中國人太多了,何必非要弄出個孩子來,跟著裹亂呢?

我曾經參觀過一家現代化工廠,可怕的是,上百畝地的巨大廠房裏隻有十幾名工人,要那麼多人有什麼用啊?我曾經在鄉下住過一段時間,一千多人的村莊,隻有八百畝地。據說這還算好的,有的村子幹脆就沒田了,隻落了個村名。要那麼多人,吃誰去呀?我曾經見過一對老夫婦,六個孩子不是在美國就是在歐洲,最不濟的也跑日本去了。老兩口子每天對著夕陽過日子,晚景頗是淒涼,要孩子真能防老嗎?我還認識一對兒江蘇來京打工的小兩口。他們身邊帶著四個孩子,每天光著屁股滿街跑,一個禮拜都吃不上一回肉。要了孩子難道就是讓他們跟著你受罪嗎?所以我堅決不要孩子,我的主人公方路比我更加堅決。

當然,小說終歸是小說,方路的命不好。本來是不要孩子的,別人卻硬塞給他兩個,還外加一個神經病。本人要是趕上這種事,早窩囊死了,但方路還行,硬挺過來了,而且演出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至於他們最後是否依然堅持丁客信念,那就得看個人的定力了。

庸人

200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