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刮痧療法(1)(2 / 3)

3.疏經通絡: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內溉髒腑,外濡腠理,以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靈樞·經脈》篇中就有“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的論述。若經絡不通,則氣血不和,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故中醫有“不通則痛,不痛則通”之說。刮痧療法通過反複刮拭病變部位就可以取得“通其經脈,調其氣血”的作用。

現代醫學理論

1.據研究發現,刮痧會使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增強,使肌肉和末梢神經得到充分的營養,從而可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

2.對循環、呼吸中樞具有鎮靜作用。

3.刮痧直接刺激末梢神經,能調節神經、內分泌係統,對細胞免疫力具有增強作用,從而可增進人體的防禦機能。

4.刮痧可使局部組織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旺盛、營養狀況改善、血管的緊張度與黏膜的滲透性改變、淋巴循環加速、細胞吞噬作用增強。由於刮痧局部所出的淤血,導致溶血現象。溶血也是一個延緩的良性弱刺激過程,不但可以刺激免疫機能,使之得到調整,還可以通過向心性神經作用於大腦皮質,繼續起到調節大腦的興奮與抑製過程及內分泌係統的平衡。整個反應過程在對正常生理無異常影響的情況下,使機體的防禦應激能力增強,使病理過程好轉,甚或完全抑製病理過程。

三、刮痧的施治器具

刮痧器具

1.苧麻:一般選取已成熟的苧麻,剝皮曬幹後,摘去枝葉,用根部較粗的纖維,捏成一團。刮時,術者用右手拿著苧麻團,在清水或植物油裏蘸濕,在病人的特定部位刮抹,邊蘸水或油邊刮,直到刮出大量紫黑色的痧斑為止。此法現已很少使用,但在一些偏僻地區,一時找不到其他工具時,其仍不失為應急之措施。

2.八棱麻:取八棱麻莖葉,洗淨,放在鍋裏炒軟(不能放油炒),擠去汁,布包裹後刮之。多用於小兒嬌嫩皮膚和成年人的胸腹部。

3.小蚌殼:小蚌殼要選取邊緣光滑或磨成鈍緣的,刮時,施術者用右手持蚌殼邊蘸水或植物油,邊在病人身體的特定部位上刮抹,以刮出紫黑色的痧點為止。

4.硬幣:取材比較方便,一般選取邊緣較厚(邊緣太薄,較鋒利,易刮破皮膚)而沒有殘缺的大銅錢或銅板1枚。刮法與小蚌殼相同。

5.銅勺柄:選取邊緣較厚且光滑的小銅勺柄1隻。刮法同小蚌殼刮法。

6.瓷碗、瓷酒杯:選取邊緣較厚且光滑無破損者,用其緣。刮法同小蚌殼刮法。

7.瓷湯匙:選取邊緣光滑且無破損的湯匙,用其緣。刮法同小蚌殼刮法。

8.藥匙(醫院藥房取藥片、藥粉用具):此匙也是較理想的刮痧工具。

9.有機玻璃紐扣:取材方便、清潔消毒處理容易,但應選取邊緣光滑、較大的紐扣,便於捏拿,刮法同小蚌殼刮法。

10.棉紗線、頭發:此種常用於刮拭頭麵部和嬰幼兒皮膚。用適量的棉紗線或頭發捏成一團,蘸植物油,從上至下刮之、抹之、擦之。

11.特製刮痧板:係選用具有清熱解毒作用且不導電、不傳熱的水牛角為佳,在幾何形狀上,做成不同的邊、彎、角及不同厚薄,施於人體,對各部位能曲盡其妙。

12.其他器皿:小酒杯或小茶盞,用來盛裝刮痧介質。

刮痧介質

為了減少刮痧時的阻力,避免皮膚擦傷和增強療效,在施用刮痧時常使用某些介質作為刮痧工具與人體表麵之間的潤滑劑。常用的介質有以下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