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高考數學高分的基本策略
考試研究
作者:湯豔梅
從教十年來,我一直擔任高中數學教學工作,對於怎樣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下麵從考前、考中和考後三方麵加以分析。
一、考前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數學高分,心態細節”,在做題訓練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獨立思考。讓學生一周內獨立思考一道難題,不問任何人。學生可以翻資料、上網查閱等,直到思考出來為止。一年上10個月的課,一個月4個星期,一個星期1道題,一年共思考40道題,堅持三年共120道,這是學習數學的最高境界。
2.養成習慣。解題時審題要慢,要看清楚,步驟要到位,動作要快,步步為營,穩中求快,立足於一次成功,不要養成唯恐做不完、匆匆忙忙搶著做、寄希望於檢查的壞習慣。注意書寫規範,重要步驟不能丟,丟步驟等於丟分。統籌安排做題時間,先易後難,不要在一道題上花費太多時間,有時放棄可能是最佳選擇。好的習慣終生受益,不好的習慣終生後悔。
3.精講精練。數學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做題,決定複習效果的關鍵不是題目的數量,而是題目的質量和處理水平。解數學題要研究解題的思維過程,弄清基本數學知識和基本數學思想在解題中的意義和作用,研究運用不同的思維方法是解決同一數學問題的多條途徑。總之,一節課與其抓緊時間講做十道考查思路重複的題,不如深入透徹地讓學生掌握一道典型題。
4.優化時間。做題不能僅僅滿足於答案正確,還要學會優化解題過程,追求解題質量,少費時,多辦事,贏得足夠的時間思考解答題。要不斷積累解選擇題的經驗,盡可能小題小做,除直接法外,還要靈活運用賦值法、排除法、數形結合法、估算法等解題。解法的差異,速度的差異,體現了學生不同層次的思維水平。
5.改錯反思。在複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大大小小的失誤,也會遇到一些攔路虎。這時候,你可能束手無策,可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解決,可能是問題雖然解決了,但自我感覺不好或是思路不清,東拚西湊才找到答案;或是解法繁瑣,不盡如人意。碰到這種情況不要緊張,這是拓展思維、提高能力的契機,不要輕易放過。“錯誤是最好的老師”,但更重要的是尋找錯因,及時總結,四五個字、一兩句話都行,言簡意賅,切中要害,有利於吸取教訓,力求相同的錯誤不犯第二次。隻有認真地追根溯源,查找錯因,記憶才會深刻。在複習過程中,要注意多學習,多更新。不要固守自己熟悉、落後的方法,向老師和同學學方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做好解題後的反思工作,清理解題思路,尋求最佳解答方法,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
6.堅持不懈。在解題過程中,有些學生遇到一點困難,就半途而廢;有些學生看到題目繁瑣,知識點多,不熟悉,就放棄;有些學生考到149.5分,就自滿。經過堅持不懈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運算、思維理解、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輕鬆獲得高分,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