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泡澡,否則很容易引起低血糖。因為水的溫度過高可讓患者注射的胰島素吸收加快,而且長時間的身體過熱也會使機體能量消耗增加,心髒負擔加重,從而導致意外情況發生。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在洗澡時,時間不能超過20分鍾,水溫也不要超過40℃,以免發生意外。
30.老年人飲食禁忌
人進入老年期時,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機能也隨之老化,過多地食用動物類脂肪容易造成營養過剩,使人發胖,而肥胖老年人易患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壓等疾病。所以適當吃素對老年人來說是很有好處的。
但長期吃素,容易缺乏鐵、維生素B12和蛋白質,而這三種物質正是機體製造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一些素食裏雖然含鐵量不少,但是絕大部分難以被人體吸收。
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錳元素,人體很難吸收,而肉類食物中雖然含錳元素較少,但容易被人體利用。所以,適當吃葷是攝取錳元素的重要途徑。人如果長期素食會造成缺錳不但影響骨骼發育,出現思維遲鈍,感覺不靈,而且會引起周身骨痛、乏力、駝背、骨折等疾病,人體衰老、頭發變白、牙齒脫落、骨質疏鬆及心血管疾病都和錳缺乏有一定關係。
長期素食,因蛋白質和脂肪攝入不足,不僅會引起營養失調和脂溶性維生素A、D、E、K以及微量元素缺乏,還會使身體抵抗力明顯減低,易患傳染病。
長期素食還會導致低膽固醇血症。膽固醇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是人體細胞膜、性激素等的物質基礎,對白細胞功能起著重要的作用。
老年人飲食應葷素搭配,不偏重葷也不偏重於素,樣樣都吃一點,達到營養平衡的最佳狀態。
31.老年人穿平底鞋的禁忌
許多老年入喜歡穿平底鞋,覺得穿平底鞋舒適輕便,但是卻不知道這樣會對老年人的健康產生危害。
無跟鞋定向轉動性最大,也就是穩定性最差,容易引起足部等部位的損害和慢性勞損。而老年人在慌忙之中又控製不了身體的穩定性,因此容易跌倒或引起足部肌肉和韌帶的各種損傷。
從生理角度來講,人到老年,腳跟部的脂肪已經萎縮了,足底肌肉和韌帶也發生了退行性衰老變化,足弓彈性喪失,負重能力大大下降,肥胖者還可能形成平足。這也是老年人站立或行走時間一長就感到足、踝、膝、髖、腰等多個部位疼痛的主要原因。如果經常穿平底鞋行走,地麵的衝擊力就會對腳後跟產生一股股的衝擊力量,一般我們每隻腳在行走過程中所承受的瞬間力量,可以達到我們自身體重的5倍以上。因此,一天行走下來,人腳上承擔的力量就會達上百噸重,肯定會產生疼痛感。而老年人還可能會導致足弓的彈性喪失,更不利於老年人負重和行走。所以我們需要鞋具有一定的跟來保護腳部。
穿平底靴還會使老年人足底抗震能力下降,再加上老年人脊椎椎間盤等彈性軟墊的功能減退,穿平底鞋站立或行走的時間過長,還容易引起頭昏、頭痛等不適症狀。老年人鞋後跟高度以1.5~2厘米為宜。這樣既有利於維護足弓的形成和抗震蕩能力,又可限製過度的定向轉動,增強活動時的穩定性,鞋跟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老年人的健康。老年人的鞋底還應稍軟、稍厚一些。因為當鞋底硬而薄時,地麵的衝擊力就會直接作用於足部,使足部易於疲勞。
32.冬季穿衣的禁忌
高領毛衣、長筒皮靴由於能有效地抵禦冷風侵襲,成了不少時髦婦女過冬衣服的首選。但是這些衣物緊緊地“捆”在身上卻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我們在冬天穿衣服的時候,千萬不要“兩頭過緊”。
1.穿衣切忌衣領過高過緊
衣領過緊會使頸部血管受到壓迫,使輸送到頭的營養物質減少,進而影響視力,也會影響頸椎的正常活動,容易導致頸椎病。有些穿高領衣服的人在轉頭時速度過快,會誘發心動過緩以及低血壓,造成腦部血流的減少和暫時中斷,嚴重者可出現暈厥、麵色蒼白、神誌不清。上述症狀一般會在幾秒鍾內消失並很快恢複正常,但也有可能使一些人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不省人事,醫學上稱為TIA,屬於危險症狀。
2.靴腰過緊當心皮靴病
由於皮靴偏小過緊,穿著不適,會使足背和踝關節處的血管、神經受到長時間的擠壓,造成足部、踝部和小腿處的部分組織血液循環不良,出現小腿輕度腫脹、疼痛和足背處疼痛等症狀,在醫學上也稱其為腓淺神經壓迫症、腱鞘炎、脂肪墊炎等,統稱為皮靴病。
同時,由於高筒皮靴透氣性差,行走時後足部分泌的汗水無法及時揮發,這就給各種細菌如厭氧菌、真菌等形成了良好的生長和繁殖環境,從而導致足癬、指甲癬的發生,而這兩種疾病也會使很多愛美的女性不能在夏日大大方方地赤腳穿著涼鞋。因此,為了避免高筒靴對人體造成的危害,穿著高筒皮靴的靴腰不宜過緊,並應經常適時地脫掉皮靴或用熱水洗腳,以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環,消除足部疲勞。不同的場合,對所穿著的衣物寬緊度要求也不同。在劇烈運動時,如攀岩、騎越野單車、滑雪等,需要穿著較貼身的衣物以增強靈活性,而在一些較輕鬆的場合,如野外攝影、旅遊、釣魚等,則可以穿得寬鬆一些,減少衣物對身體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