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硬件定義備份,設備滿足需求(1 / 1)

硬件定義備份,設備滿足需求

存儲

作者:李旭陽

“情理之外,意料之中”,這是2010年,當賽門鐵克發布其首款硬件產品NetBackup 5000時,業界給出的評價。一方麵,賽門鐵克曾在此前多次表達過其不會進入硬件市場的言論。另一方麵,純軟件的產品交付方式又使得賽門鐵克在麵對“軟硬兼施”的競爭對手時處於劣勢。最終,賽門鐵克選擇了備份一體機的形式,既避免了與合作夥伴的競爭,同時也恰如其分地滿足了市場的需求,簡易部署、輕鬆管理。在當前業界到處都是“軟件定義”思潮的背景下,賽門鐵克反而選擇了“硬件定義”的道路。

IDC發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專有備份設備報告》顯示,賽門鐵克專有備份設備的營收同比增長了50.4%,領先於其他廠商。同時,其市場份額也從2010年的空白上升到2013年的38%。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賽門鐵克的市場份額會比38%更大。”賽門鐵克公司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連智浩表示,“新產品在短短三年內能達到這樣的成績,我相信在市場上也是少有的。”

互聯網領域對於產品更新頻繁有個專屬名詞“快速迭代”,而賽門鐵克的一體機產品恰恰體現了這一點。三年之間,NetBackup一體機已經經過了四代升級,不僅可用容量從最大96 TB直線上升到如今NetBackup 5230的158 TB,同時軟件也進行了多代革新。借助於NetBackup一體機的成功,賽門鐵克還同步推出了麵向更小規模備份市場的BackupExec 3600一體機。

如今我們回看賽門鐵克在“硬件定義”方麵的成功,實際上並非偶然。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賽門鐵克也走過一些彎路。要知道,賽門鐵克第一代目標備份一體機NetBackup 5000由於搭載的是PureDisk 6.6重複數據刪除軟件,因此在部署時其還需要備份服務器作為支撐。這種繁瑣的備份模式並沒有體現一體機的優勢,賽門鐵克意識到了這一問題,並在幾個月後迅速推出了內置Netbackup 7.0備份軟件的全備份一體機NetBackup 5200,並獲得了市場認可。

賽門鐵克一體機產品的發展曆程,反應了市場上的新變化。在IT架構日趨複雜,數據量與日俱增的前提下,用戶對於備份的需求不再僅僅停留在縮短備份窗口、備份隨時可用的階段,管理部署簡單、執行效率更高,適應大數據、雲計算以及虛擬化環境等需求已經開始萌芽。IDC數據顯示,2013年四季度全備份一體機同比增長21.6%,超過了目標備份一體機的7.6%以及其他備份設備的12.1%。這充分說明了用戶在備份需求方麵的演進。

賽門鐵克公司中國區售前技術經理李道蓮認為,像VTL這類傳統備份設備,由於在數據格式上還是基於磁帶,因此在管理和應用方麵都已經落後於磁盤備份產品。

目前,賽門鐵克的一體機產品已經擁有了吉林省農村信用社、四川省電力公司、上海移動、湖北聯通等分跨不同行業的多個成功用戶。在這些案例中,來自用戶企業的代表都紛紛表達了對這一產品的認可,這在廠商案例中並不多見。吉林省農村信用社主管侯福祥表示:“以前我們隻能備份5個核心係統, 現在每晚可以備份接近50個。完全備份10 TB可在三個小時內完成。使用NetBackup硬件設備,我們有能力在以後確保遵守規定的備份時間。”四川省電力公司賽門鐵克項目部計劃經理劉嘉佳的表述則更加令人印象深刻:“NetBackup硬件設備提高了我們核心業務係統的可用性。我們預計,一年內可收回全部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