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術課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幾點認識(2 / 2)

4.注重遊戲性教學,活躍課堂氣氛。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單一枯燥的美術教學已遠遠不能適應當前學生的發展。“遊戲”是學生喜歡的活動,能滿足他們愛玩好動的需求,能激發學生大腦中最積極、最有創意的區域,把美術活動與創新能力有機結合在一起。新課程美術教材的大部分內容中,多有一些潛在的遊戲,所以教師要充分挖掘,利用遊戲教學促使學生較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遊戲的名稱要符合學生的心態,教師要針對遊戲的具體內容起一個既吸引學生又具有美術課特色的名稱。如“美術大本營”、“猜一猜”、“我是小畫家”等。遊戲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回答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擴散,想象力得到了豐富。遊戲教學能使學習過程變得輕鬆活躍,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能促進學生不斷學好新知識、新技能,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藝術與生活有著內在聯係,想象和自由創造是藝術和遊戲的共同本性,美術課主張傾向遊戲性,通過組織或隨機的遊戲活動,增進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遊戲中體驗藝術。比如:上二年級《節節蟲》時,在讓學生理解節節蟲的特征時,我讓穿同一種顏色衣服的學生站在講台邊,學生按高矮排好隊,手拉手組成節節蟲的身體,再依次用手抱住前麵同學的腰組成超大型的節節蟲身體。在遊戲過程中,學生精神放鬆,課堂氣氛活躍,明白了節節蟲重複的特征。在製作身體時,學生知道節節蟲的形狀是一樣的,所以一部分手工比較好的同學在我還沒提醒前很快就想到了“疊剪”的方法。

三、構建師生、生生互動關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學評價改變了以往隻重結果不重過程、隻重教師不重學生的教育觀念,而采用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等評價手段。在師生合作活動中,教師應該“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教師應該研究和總結自身學習主體規律,與學生一起探究美術知識中的應用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另外多鼓勵學生養成合作習慣,創設平等、合作、互助、民主開放的學習情境。我們尤其應該注意學生的自我評價活動,引導學生在一堂課活動後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從自身發展需要出發,主動找出自身的不足之處。在自我評價中弱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從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發展,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四、注重合理評價

評價的重要性在於對學生成長的激勵作用,自評讓學生說作品的創意、創作的態度和體驗,從而感受進步和成功後的喜悅,同時給予同學們很多啟發。互評是生教生、互相學習的辦法,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總之,在小學美術新課標下,美術教師應當領會新課標精神並運用到教學中。我們應該緊跟時代步伐,以學生發展為本,時刻牢記讓每一位學生都學得快樂、記得深刻,並獲得成功的體驗。著名教育家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小學生好動、愛畫的特點,借助多種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創造性,切實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把他們培養成有個性、有創造力、情感豐富的人,達到有效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新課改中美術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

[2]中小學美術學科自主探究教學的研究.小學教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