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體製改革是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關鍵點
深化高等教育體製改革的實質就是要處理好高校與政府之間權力分配的關係及高校內部之間的權力分配關係。簡而言之,就是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支配。大學不僅要承擔社會和國家的重任,接受政府部門的管理和監督,還要與社會進行互動交流,接受社會的影響與變革。大學要專注於自己的教育與研究,保持自己在學術問題研究上的領導地位,在教學方麵的科學性和規範性,以此立身於社會,保持其獨有的特性。但這一問題,並不是要“單純地劃分誰管多少的問題,而主要是管什麼和怎麼管的問題”[3]。同時,我們也應當清楚“傳統的高等教育自治現在不是,也許從來都不是絕對的”[4]。
綜上所述,教育體製的改革,最終落腳點是學生。要按照高等教育本身發展的普遍規律,增強高等教育的主體性,不斷完善高等教育內部的管理機製、評價體製和外部體係,用高等教育的自主性邏輯防範和化解來自市場化邏輯和行政化邏輯的衝擊,讓高等教育回歸自身應有的價值,推動我國高等教育走上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三)教學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教學文化是一種大環境,對開展教學活動產生積極的影響,具體到教學中就是課堂所教授的知識,教授知識的方式,以及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學習所營造出的文化氣氛,等等。事實上,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是課堂,高等教育改革的最終目的也在課堂的改進。從這個意義上講,課堂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教育教學的質量。21世紀以來,隨著信息技術高度發展和知識爆炸的來臨,傳統的課堂教學文化已經適應不了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要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教學改革十分必要,同時必須倡導加強教學文化建設。這就需要各高校領導高度重視,需要社會各界給予大力支持,尤其需要廣大師生、特別是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
參考文獻:
[1]劉奇.內涵式發展: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的必然選擇[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5.
[2]高雪蓮.國外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啟示[J].高等農業教育,2007,(1).
[3]袁貴仁.教育哲學片論[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550.
[4][美]約翰.S.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M].王承緒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