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有效的英語課堂導入(2 / 2)

四、通過學生感興趣的各種話題,以談話的方式導入新課。

語言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語言的能力。英語的學習就是運用英語在日常生活中和別人交流與溝通。英語教學貼近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有了興趣,就會有話要說,也就會很輕鬆地進入新課。

平時,教師可讓學生進行學生間對話或日常值日提問,每日的值日提問,學生都很熟悉,淺顯易懂,形式靈活,內容豐富,可以詢問天氣、班級狀況、學生身體、考勤、日期等,也可以是時事政治、影視明星、運動健將,或是學生感興趣的某些話題,教師可利用學生所講的內容,適時地引入新課。例如談到籃球,愛好籃球的學生都特別興奮,都會說出自己喜歡的籃球明星,甚至有的學生會做出像偶像那樣的投籃姿勢。就連平時英語學習較懶散的學生,這時也能插上兩句。這樣,英語教學就貼近了學生的生活,關注了學生關注的話題,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五、通過不同的藝術方式,以優美的形式進入新課。

所謂藝術,就是我們所說的音樂、美術等。我們可以利用書本中的英語歌曲、詩歌、故事,或讓有繪畫才能的同學幫助畫一些圖畫等,發揮每位學生的特長,激發他們對學習的內在潛能。例如在講到一位外國的歌唱家時,我們欣賞了幾首英語歌曲,優美的旋律讓學生深深的陶醉了。有個愛唱歌的女生特別喜歡,讓我教她讀準發音,學習之快讓人驚訝。還有一次,我讓一位畫畫好的學生畫了一幅有關課文的圖,這幅圖畫得非常清楚、細膩,其他學生看著圖就把課文說出來了,很多學生為他們鼓掌。此後,學生學英語的態度比以往好得多。歌曲、詩歌和圖畫的美可以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喚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愛,從而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學習。

總之,英語課堂教學導入方法多種多樣,教師可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課,采用不同的、行之有效的導入方法,自然過渡到新課中,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