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歌訣法:剛開始,老師可以編一些口訣幫助學生識記,以後可以讓學生自己試著編,如“一點一橫,兩眼一瞪(六)”。“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十人打架八人拉,三人報告一人抓(李)”。“一個小日本,拿了一把刀,殺了一口人,滴了四滴血(照)”。“遠看峨眉山不在(我),西下美女誰不愛(要),口中有口難開口(回),法字三點水不在(去)”。采用這種形式,增強了學生識字的趣味性,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
6.聯係生活,找身邊的“朋友字”:漢字無處不在,走近生活,你就會發現許多漢字朋友。例如生活中的路標、廣告牌、食品包裝、單位名稱牌等,都是學生識字的材料,學生樂此不疲。應用這種方法可以鍛煉孩子的觀察力,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是否運用了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是否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是識字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
二、主動識字,自主識字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
在識字教學中,如果讓學生被動地記、機械地抄寫,學生就會感到厭倦。隻有調動學生的識字願望,讓學生逐步掌握識字的方法,學會獨立識字的本領,主動識字,體會成功的快樂,才能讓學生保持興趣,讓單獨的興趣變成心理滿足。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自由選擇願意識記的字,自由選擇不同的方法記住字形,老師的引導隻是體現在恰到好處的點撥上。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說說這些字中哪些是認識的,當學生說出後,我及時鼓勵:“你真行!”並問他是怎麼認識的,學生說出各種答案:“我是在閱讀課外讀物中認識的。”“我是在廣告牌上通過問父母認識的。”“我是看電視時認識的。”等等。我及時鼓勵:“你真會識字,請繼續努力!”學生聽了,就會獲得成功的愉悅,從而增強自主識字的信心,自主識字的願望會更加強烈,自主閱讀課外讀物的積極性會更高。
總之,隻有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遊戲中掌握知識,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對課程感興趣,才能培養他們愛學習的興趣,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當然,低年級語文知識教學方法還有許多,我相信隻要教師加強教學實踐,就能找到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最佳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張行濤,周衛勇.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開明出版社,2011.10.
[2]常涓.小學教學典型課例.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3.
[3]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