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力求感知悟情,提高學習興趣
小語教材內容含義深刻,情感深摯,有些課文不免給學生理解帶來了困難。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方法必須進行探索,幫助學生在感知理解悟情的情況下,提高語文學習興趣。
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對課文重點詞的理解,必須結合具體語言環境或是整篇文章才能理解透徹。《翠鳥》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作者首先用“愛貼著水麵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給讀者“翠鳥動作迅速敏捷”的先導感知。其次用“捉小魚”的具體事例,畫下了一組“魚兒已被叼走,翠鳥已經飛遠,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的令人目不暇接的快速捕魚情景,讚美了翠鳥動作之快捷、目標之準確。教學這部分內容時,一要抓住“悄悄地”、“吹”這些體現小魚機靈的詞,抓住“蹬開”、“叼起”、“飛走”、“還在……還在……”這些表現動作快速的詞;二要比較,將機靈的小魚和快速的翠鳥作比較,體會翠鳥嘴如何“叼”,腳如何“蹬”,眼睛如何“銳利”;三要想象翠鳥“蹬”、“叼”、“飛”動作完成之後,“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的情景,回味“魚兒被捉,鳥兒已去,水波驚奇,葦稈讚歎”的美景。
2.加強朗讀指導,體會作者情感。
《翠鳥》這篇文章感情深摯,傾注了作者喜愛翠鳥、細心觀察翠鳥的思想感情。因此,要加強朗讀指導,使學生思想感情與作者產生共鳴。通過朗讀,學生頭腦中浮現一幅美麗可感、動靜交融的“翠鳥飛捕圖”,力求通過朗讀,完成動靜相映,領會美好意境。
朗讀第一自然段時,要抓住“橄欖色”突出“頭巾的美麗”;抓住“淺綠色”突出“外衣”的漂亮;抓住“赤褐色”突出“襯衫”的鮮豔;抓住“透亮靈活、又尖又長”突出“小巧玲瓏”。這些表現翠鳥“顏色鮮豔,小巧玲瓏”的重點詞,朗讀都要加重語氣,重音輕讀,傳達陶醉、讚歎的情感,突出翠鳥的靜態美。
朗讀第二自然段時,要抓住“悄悄地、吹”突出小魚的機靈;抓住“銳利、蹬開、叼起、飛走”突出翠鳥的動作迅速。尤其要重音慢讀“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漾”這一句,深層次體會翠鳥捕魚的快、準、靈。
學習是需要毅力的,學語文更要堅持不懈地下苦功。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要從低年級開始,有意識地滲透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隻有寓道於文,才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化為持久的學習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