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微課”嵌入的《環境化學》課程改革設計
擬對各章節主要內容進行提煉,歸納提取幾個知識點,通過製作Flash動畫、視頻錄製等形式將核心知識點製成微課視頻,並於課前上傳至課程QQ群,供學生課前預習。設置相關問題,讓學生課前查閱資料,課上討論。擬抽取10個知識點製作成微視頻,其中全球變暖、重金屬汙染、POPs汙染、綠色化學由教師製作,其餘6個知識點由學生製作,5個同學為一組,製作過程教師全程跟進,發揮學生的創造力,並將視頻上傳至網絡,評選出最受歡迎的微課視頻。
微課主題:(1)光化學煙霧;(2)硫酸型煙霧;(3)酸雨;(4)溫室效應;(5)臭氧層破壞;(6)大氣顆粒物;(7)富營養化;(8)重金屬汙染;(9)POPs汙染;(10)綠色化學。
與微課主題相關的環境事件:(1)洛杉磯煙霧;(2)倫敦煙霧;(3)馬斯河穀煙霧酸雨事件、北美死湖酸雨事件;(4)京都協議書;(5)南極臭氧層空洞與蒙特利爾議定書;(6)塵肺之殤;(7)太湖藍藻;(8)廣西龍江鎘泄露,高校“鉈”毒案;(9)斯德哥爾摩公約、塑化劑風波;(10)綠色化學總統獎。
與微課主題相對應的課堂討論內容:(1)發生條件與特征、NOX在大氣中的遷移轉化規律、汽車尾氣汙染與煙霧形成的關係、消減控製方法;(2)形成條件及特征、SO2在大氣中的遷移轉化規律、化石燃料燃燒煙氣中氣體濃度計算;(3)酸雨汙染與氣態汙染的關係、浙江酸雨的形成及防治對策、我國兩控區的劃分;(4)中國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碳計量計算與碳交易實施辦法、溫室氣體與全球經濟;(5)臭氧層破壞物質(ODS)的半衰期與生存期計算、ODS的淘汰與替代物質的研發;(6)我國北方沙塵暴及空氣汙染指數API的計算過程與指標選取、PM2.5危害及控製方法;(7)氮磷的來源、存在狀態及消減策略、汙水處理廠氨氮轉化的途徑;(8)重金屬汙染特點與治理、重金屬在人體內的遷移轉化及危害;(9)人體攝入POPs途徑、POPs的遷移轉化及生態毒理;(10)環境友好的化學品、汙染處置過程綠色化、資源化。
參考文獻:
[1]慕宜君,李潤文.手機上網盛行挑戰大學課堂.中國青年報,2011-06-15,03版.
[2](美)JohnMedina著.楊光,馮立岩譯.讓大腦自由釋放天賦的12條定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3]劉丙勝.微課與心理教育的有效嫁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5):52-53.
基金項目:浙江工商大學課堂教學改革項目(正能量強化微學習時代翻轉課堂研究)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