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2 / 2)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小於3.12mmol/L(120mg/dl)邊緣升高為3.15mmol/L~3.61mmol/L(121mg/dl~139mg/dl)升高為大於3.64mmol/L(140mg/dl)1mg/dl=0.02586mmol/L

甘油三酯(TG)1mg/dl=0.01129mmol/L小於1.65mmol/L(150mg/dl)

3.血脂的自我監控

血脂的測定很簡單,而且基本上各個化驗室會將正常值標注在化驗指標的後麵,老年人完全能夠進行自我監控。然而,上述的化驗指標對於患病的患者來說需要重新進行評價,因為,有些指標雖然在正常範圍之內,但是,對於患病的患者來說已經屬於危險或需要處置的水平了。在此,本書將血脂的危險分層,以及何時需要進行藥物幹預列於此,供老年人自我監測時參考。

(1)危險分層。總膽固醇大於240mg/dl為高危人群,具有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危險,同時也應該檢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為200mg/dl~239mg/dl為邊緣高危人群。1/3的美國成年人處於此種水平。總膽固醇為240mg/dl患冠心病的危險是總膽固醇為200mg/dl的2倍。血漿LDL膽固醇高於160mg/dl者為危險人群,在130mg/dl~159mg/dl者為高危臨界,而低於130mg/dl為理想水平。

(2)高脂血症患者開始治療標準和治療目標值。

(3)高脂血症治療進程的監測。飲食或藥物調整治療後3~6個月複查血脂水平,如果能達到要求即繼續治療,但是仍然需要每6個月至1年複查一次。藥物治療開始後6周複查,如果能達到要求,則逐步改為每6~12個月複查一次。如果開始治療3~6個月複查血脂仍未達到要求,則調整劑量或藥物種類3~6個月後複查,達到要求後延長為每6~12個月複查一次,未達到要求則考慮再調整用藥或聯合用藥。在藥物治療時必須監測不良反應,包括肝腎功能、血常規,以及必要時測定心肌酶等。

在下述情況下則需要每1年~2年查一次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在高限範圍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小於40mg/dl;具有患冠心病的其他危險因素。

4.高脂血症的自我防治

高脂血症是否治療以及應用何種藥物治療取決於是否存在冠心病。若冠心病已經存在,則執行二級預防,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大於35mg/dl,甘油三酯小於200mg/dl。若不存在冠心病,則執行一級預防原則,如果存在1個或沒有危險因素,控製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小於160mg/dl;如果存在2個或更多的危險因素,控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小於130mg/dl。有明確冠脈疾病的患者,隻要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超過130mg/dl,就應開始藥物治療。

(1)膳食治療。膳食治療是所有冠心病患者都應該進行的治療。這一治療貴在堅持,是一級和二級預防的重要內容。不論是否應用藥物降血脂,都要嚴格堅持膳食治療。關於冠心病的膳食治療在有關章節已經進行介紹,在此不做討論。

(2)藥物治療。HMG-CoA還原酶抑製劑(他汀類)。此類藥物常常用作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二級預防。常用藥物有洛伐他汀10mg~80mg,每晚一次或每日分兩次服用;辛伐他汀10mg~40mg,每晚一次口服;氟伐他汀10mg~40mg,每晚一次口服。

膽酸隔置劑:考來烯胺4g~24g,每晚一次或每日分兩次口服;考來替呱5g~20g,每晚一次或每天分兩次口服。

貝丁酸類:非諾貝特100mg,每日三次或微粒型200mg,每日一次口服;苯紮貝特200mg,每天三次或緩釋型400mg,每天一次;吉非羅齊300mg,每天三次或600mg每天兩次,或緩釋型900mg,每天一次口服。

煙酸類:煙酸200mg,每天三次,逐漸增至1g~3g/日口服;阿西莫司250mg,每天1~3次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