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期是同齡人在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上嚴重分化的時期,可能一個人昨天還是你的同事,今天卻已經變成了你的上司,也有可能一個人在一夕之間變成了商業巨子、億萬富翁,對於這一切你都要有心理準備,要學會坦然地麵對,既不要自卑,也不要嫉妒,更不要怨天尤人、憤憤不平,這樣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誘發疾病的出現。我們不用去羨慕別人,應該腳踏實地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培養廣泛的興趣,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這樣不良情緒失去了滋生它的溫床。中年人要學會根據現實條件來確定自己的期望,不要勉強去做那些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學會“知足常樂”,保持心理平衡。幸福並不是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多錢,它隻是一種感覺,一種心理狀態。
有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是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證。因為工作既是生存的保證,同時也是自我價值的體現。工作對每一個人,尤其對中年人來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失業之後,一個人麵臨的不但是經濟危機,更是心理的失衡,自尊的受傷和價值觀的喪失,這些都會給人帶來嚴重的心理壓力,給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可是,現代社會競爭加劇,失業又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學會調節自己的失業心理,對中年人而言便顯得非常重要。
失業給人帶來的危害
失業之後,人們最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就是內疚、自卑、焦慮和失落心理。中年人一般都有著強烈的責任心,他們要贍養父母,照顧孩子,一旦失業之後,他們就會對家庭充滿內疚和負罪感。中年人認為失業就意味著自己不如別人,所以有強烈的自卑感,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甚至不願意與人來往。失業之後,特別是一直找不到工作時,中年人會異常焦慮,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養活自己和家庭。整天待在家裏無所事事,這時就容易產生失落感,即使重新找到工作,失落感也難以消除。這些不良心理容易導致各種身心疾病的產生。
失業之後的心理調節
性格往往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即使一個人的能力再強,如果他的性格存在缺陷,那麼就會影響他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相反,如果一個人具有堅忍不拔的性格和不畏懼任何困難的精神,那麼他就會衝破一切困難和險阻,最終實現目標,取得成功。
失業者往往容易產生自卑、悲觀失望、焦躁、逃避等消極心理,他們一般表現為怨天尤人、不願意麵對現實、沉默寡言、憤憤不平等。失業者如果不從實際行動上來改變自己,那麼就難以從巨大的心理落差中走出來。失業者隻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以積極的態度來看待失業這件事情,檢查自己的不足之處,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一定可以重新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其實,在現代社會,失業和就業一樣,都是一種暫時的狀態,什麼都不是永恒的、一成不變的。失業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戰勝自己的自卑心理,增強信心,相信自己隻要努力,一定可以找到工作。自信是一切成功的開端。
失業者要懂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道理,你失業之後,你可能會找到一份比原來更好的工作,你甚至可以自己創業,做出一番更大的成就,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企業家就是在失去工作之後才開始被迫創業的。
西方有句名言“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簡單的一句話卻道出了深刻的哲理,不要為已經變成事實的事情難過或生氣,那樣,除了自我折磨之外,毫無意義。
失業者最重要的是接受事實,然後從頭再來。與其在那裏苦苦思考自己為什麼失業,還不如積極地考慮一下自己怎樣重新找到一份新工作,或者幹脆自己創業。失業者要記住,隻有忘記不幸,才能重新開始生活。
婚姻生活的和諧美滿程度是決定一個人幸福與否的重要因素,對中年人來說更是如此。不和諧的婚姻會給人們帶來各種不良心理和情緒,從而容易誘發疾病的產生。所以,中年人如果想要獲得幸福和健康,就必須要努力營造美滿和諧的婚姻生活,而這一切都需要有健康的婚姻心理。
1.中年人的婚姻危機
中年期是婚姻生活容易出現問題的一個時期。在家庭中,中年人往往既要扮演丈夫或妻子的角色,同時還要扮演父親或母親的角色,沉重的負擔和巨大的壓力很容易誘發婚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