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麵點製作技術》“講、演、練、評”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2 / 2)

3.練——練習。

“練”是指學生在實訓課具體的練習環節中,可根據教師的講解、演示,親自動手操作,通過反複不斷的循環練習,不斷總結操作過程的不當之處,體會麵點製作的過程及動作要領。如在製作月牙餃時,教師講解、示範結束後,可以根據班級人數把學生分成幾組後練習,在這期間通過實習教師的巡回指導,糾正學生的錯誤,使學生技能水平逐漸得到提高。

4.評——評價。

“評”是指教師根據講、演、練三個環節的學習效果,就學生實習產品的完成情況進行一個綜合的評定。我們一般采取點評和測評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情況進行評定,給出具體的分數。

(1)課堂現場點評。課堂現場點評即學生在某一品種製作完成後,教師用口頭提問的形式對成品進行打分,其中包括個別點評和集體點評。如在製作黃橋燒餅時指出個別學生在起酥擀製時用力不均勻,造成酥皮厚薄不一致;有的學生擀製時幹粉用得過多,會影響成品的層次清晰度,使酥層變得粗糙,還會導致麵團加速變硬等。集體點評能夠指出多數學生出現的普遍性錯誤。如在製作老婆餅時,不少學生水油酥麵和幹油酥麵的硬度不一致,會影響老婆餅的起酥效果;烤製時間過長會造成成品顏色過深或焦糊現象等。

(2)綜合測評。我們一般從階段效果測評、職業能力測評、社會評價三個方麵進行。階段效果測評即每個學期末安排學生進行麵點技能考試,通過理論試卷和實習品種製作綜合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職業能力測評可通過學生畢業前的職業技能鑒定成績進行評價;社會評價可從學生參加國家、省、市級各類職業技能大賽取得的成績對學生的技能水平進行一個評定。

我校在烹飪專業中實施“講、演、練、評”一體化教學模式後,烹飪專業學生中級工職業技能鑒定通過率達到了98%,高級工職業技能鑒定通過率達到了95%,學生在國家、省、市級各類技能競賽中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近年,我係烹飪專業學生的就業率始終為100%,用人單位對學生的專業技能都非常滿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四、烹飪專業實施“講、演、練、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現實意義

一年多的實踐證明,我院在烹飪專業教學中推行“講、演、練、評”一體化教學模式已初見成效。我院采取烹飪專業理論教師下酒店實習,實習教師理論進修的方法,短時間內提升了教師的業務水平,完成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所需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通過“講、演、練、評”一體化教學模式培養的畢業生,技能水平、綜合素質得到了全麵提高,滿足了社會、餐飲服務行業對高技能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學生在就業中發揮了較大的優勢,深受用人單位好評。(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技師學院)

參考文獻:

[1]彭元.校企聯合辦學的實踐與啟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11)

[2]江劍華.論機械製作教學的“講-演-練-評”模式[J]職業教育研究2006

[3]武同.薛川.論高等院校《機械製作基礎》教學的講-演-練-評模式科技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