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戲珠則是描繪九條龍栩栩如生,色澤鮮豔,形態逼真。有的巨龍好似騰雲駕霧,要伸出影壁,飛向天空,有的瞪圓雙眼,怒目而視,有的張牙舞爪,擺開架勢迎戰,有的氣勢洶洶,殺氣騰騰,有的耀武揚威,得意洋洋,還有的回首遙望,呼喚同伴……真是妙不可言,美不勝收。
龍有細長的胡須、長長的舌頭,嘴裏還有一個黃色的球,它的臉是銀白色,全身基本上是青色的,當然這條龍的名字叫:青龍。
然而龍也分好幾種,龍千變萬化,種類繁多。有鱗的叫蛟龍,有角的叫螭龍,無角的叫虯。有翅膀的叫應龍。蛟龍,螭龍,虯,應龍,都不是龍的正統。
虺:是一種早期的龍,主要以爬行為主,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是龍的幼年期。
蟠螭:是龍屬的蛇狀神怪之物,是一種沒有角的早期龍,是指黃色的無角龍。
虯:沒有生出角的小龍稱為虯龍,是成長中的龍。另一種則說幼龍生出角後才稱虯,總之成長之中的龍都被稱為“虯”。
角龍——指有角的龍,“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可見角龍便是龍中之老者了。
應龍——有翼的龍稱為應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應龍稱得上是龍中之精了,故長出了翼。應龍的特征是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宛如一隻生翅的揚子鱷。
蟠龍——指蟄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龍,龍的形狀作盤曲環繞。“蟠龍,身長四丈,青黑色,赤帶如錦文,常隨水而下,入於海。有毒,傷人即死。”
魚龍——是一種龍頭魚身的龍,亦是一種“龍魚互變”的形式。
青龍又被稱之為“蒼龍”,是“四靈”之一。十八宿分為四組,每組七宿,分別以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青、紅、白、黑四種顏色。青龍(蒼龍)居首位,次之紅龍,再之白龍,後之“黑龍”。
“四靈之力”又被稱為“四龍之力”,六界的平衡乃至和平,都是依靠“四龍之力”維係著。四龍一旦聯手皆可瞬間顛覆六界,然而想要達到位居“龍位”的修行者都必經曆最為殘酷的考驗,修為千年的“修行者”都望塵莫及,例如星流雲、天帝、逍遙無極此等修為高深的修行者都沒有資格接受“蒼龍”的考驗,何況是現在的“白舒”。
然而現在的“四龍之力”已經被大大的削弱,實力大不如以前。因為位居第四的“黑龍”不甘寂寞,渴望權利,渴望征服的快感,於是便心生歹念趁蒼龍修行之餘用“禁龍咒”禁錮了紅、白二龍,而後一路潛逃至“凡界”準備著征服三界的計劃。
黑龍便是蠻荒的——東方燚,(綜合上述章節可見——黑龍失敗了!),他的計劃十分完美,先從凡界入手,而後魔妖兩族,再之是天界。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佛、道兩家的聯合實力強大,令他“疲憊不堪”的軀體早已支撐不住,最終被封印在“蠻荒”。
雖然黑龍(東方燚)被白舒再度封印,但是黑龍內心早已做好準備,因為每隔千年“四龍之力”便會再度出現,他便可借此機會再度複活。因為四龍不會死亡,再度複活隻是消耗靈力與修為罷了,所以東方燚隻是短暫的消失一段時間,待到千年之後仍然可以奮力一戰。
青龍(蒼龍)在出關之後立刻前往“聚龍殿”解除了紅龍與白龍的禁錮,而後便要前往凡界捉拿黑龍,因為蒼龍明白黑龍的性格,殘暴不堪、視人命如草芥再加上黑龍的修為極高,所以蒼龍不再耽擱片刻,徑直便要前往凡界。
此時被解除禁錮的紅龍急忙上前阻止,說道:“蒼龍你現在必然不能前往凡界,你我都明白曆代四龍都不能私自前往三界,否則將會接受最為嚴酷的懲罰——(剝鱗)!”
蒼龍深深的歎了一口氣,道:“紅龍你說的我都懂,但是我要是坐視不管的話三界就會麵臨巨大的災難。你可曾想過我們每耽誤一分中可能三界就會死傷上百餘人,懲罰與生命相比之下顯得微不足道啊!”
一旁的白龍聽完後,默默地說道:“你們說的都有道理,其實蒼龍你大可不必如此心急,我們隻需再等千年黑龍便會“束手就擒”。我認為你沒必要冒此風險,或許這應該是三界應當經曆的劫難吧!”
蒼龍聽後怒發衝冠,咆哮道:“三界雖然渺小,但是卻生存著無數鮮活的生命,我們豈能坐視不管。”
紅龍再度想勸阻,但是被蒼龍立即阻止,正言道:“這是命令!爾等不必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