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用哲學:建立《無形資產哲學》的設想
封麵專題
作者:於玉林
【摘 要】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無形資產發展需要學用哲學。學用哲學在於認識無形資產和發展無形資產。提高學用哲學成效需要建立《無形資產哲學》,《無形資產哲學》具有認識功能、指導功能和教育功能,建立《無形資產哲學》是現實的需要。根據無形資產係統的整體性和結構性、無形資產學的對象和功能、學用哲學的任務、對無形資產的市場要求,建立《無形資產哲學》的體係。
【關鍵詞】 無形資產;無形資產哲學;無形資產哲學對象;無形資產哲學體係
中圖分類號:F27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30-0002-06
一、無形資產發展需要學哲學
什麼是哲學?“哲學”一詞來自希臘文philosophia,由“愛”和“智慧”兩詞組成,意為“愛智慧”。艾思奇《辯證唯物主義講課提綱》指出:“哲學是關於人們的世界觀的學問。”①《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原理》(第4版)指出:“哲學是理論化、係統化的世界觀,或者說,是人們世界觀的理論體係。”②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人們對整個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的根本觀點的體係,是係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③可見,哲學是關於人們的世界觀的學說。
學習哲學是非常重要的,2013年12月3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學哲學、用哲學,是我們黨的一個好傳統。”④對無形資產的認識與發展,需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新時代人類智慧的結晶,是認識與改造客觀世界的理論指南。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形資產發展的指路明燈。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需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它主要包括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認識論和曆史唯物論等內容。
人們對無形資產並不陌生,但對無形資產發展與學用哲學有什麼關係並不十分清楚。有人會想:“我沒有學哲學也照常處理與無形資產相關的事務,如申請企業專利、注冊企業商標”,“可以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處理與無形資產相關的會計實務。”人們在日常工作中有兩種工作方式:一種是跟進式的工作方式,根據無形資產的各種法規和企業製度的規定,處理日常無形資產業務與會計事務,按部就班地工作;一種是前進式的工作方式,在跟進工作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富於創造性地提高工作效率。人們又會發問:“我不論是哪種工作方式,並沒有以哲學理論指導無形資產業務活動和處理無形資產會計事務。”實際上,人們是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應用哲學的基本原理來認識和處理與無形資產相關的事務。學習哲學並將哲學的基本原理自然地與其他理論相融合,用於指導無形資產實際工作,以便提高無形資產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促進無形資產事業的發展。為什麼學習哲學就能夠發揮這樣的作用呢?無形資產是一個複雜的整體,構成很複雜,有各種各樣的無形資產;存在的形式很複雜,有顯現的和隱密的無形資產,有法規定的無形資產和沒有法規定的無形資產,有不同時限規定的無形資產;生成過程很複雜,有自製的、購入的、投資的等多種路徑生成的無形資產;歸屬(所有)很複雜,有國家、集體和個人所擁有的無形資產,或企業、事業和其他組織所擁有的無形資產;營運很複雜,無形資產的營運有轉化、貿易和投資等多種形式。
由於無形資產的複雜性,為了正確認識和發展無形資產需要學習哲學。這是因為:
(1)哲學是放大鏡,觀察無形資產看得全。應用哲學原理,從不同方麵全麵觀察無形資產整體,宏觀上國家無形資產,中觀上國民經濟的部門、地區無形資產,微觀上企業事業單位無形資產。全麵觀察無形資產可以避免片麵觀察無形資產。例如:有人以為無形資產就是《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應用指南⑤所規定的“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上述對無形資產種類的規定,隻是法定納入會計核算的幾種無形資產,除此之外,還有沒有納入會計核算的多種無形資產。
(2)哲學是望遠鏡,觀察無形資產看得遠。應用哲學理論,回顧以往剖析無形資產的曆史發展,審視現在研究無形資產的發展,展望未來預測無形資產發展的趨勢。曆史地研究無形資產可以避免靜止地研究無形資產。例如:有人認為,現在的企業,有的無形資產占總資產的價值還不足1%,有的還沒有無形資產。這種禁止、近視地隻看到企業眼前很少或沒有無形資產,但從企業長遠發展觀察,隨著企業立足創新技術的持續發展,企業無形資產將會不斷得到發展,其作用也會日漸顯現。
(3)哲學是潛望鏡,觀察無形資產看得深。應用哲學理論,從實際出發,透過形式看內容,透過現象看本質,揭示無形資產的性質、與各方麵的關係和發展規律。深入地研究無形資產可以避免脫離實際、表麵、形式地認識無形資產。例如:有人認為,企業的發展一看技術二看管理,與無形資產沒有多大關係。對企業和管理需要從無形資產的視角,深入地分析技術形成專利權和管理形成經營秘密的水平,才能表明無形資產對企業發展的意義,對提高效益的作用,在國際市場具有競爭的能力。
(4)哲學是顯微鏡,觀察無形資產看得細。應用哲學理論,分析無形資產係統及其構成要素、核算、營運、管理和規範等。對無形資產的精細分析可以避免無形資產構成不清、項目不明、界線模糊。例如:有人認為,科學技術是無形資產,企業文化是無形資產,創作活動是無形資產等。實際上,科學技術、企業文化和創作活動是生成無形資產的來源,不是無形資產,要劃清形成無形資產的來源與形成的無形資產的界線,隻有當科學技術、企業文化和創作活動的成果符合無形資產的性質(定義)時才是無形資產。
二、學用哲學認識與發展無形資產
學用哲學的任務在於認識客觀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在無形資產領域學用哲學,其任務在於認識無形資產與發展無形資產。
(一)學用哲學認識無形資產領域
學用唯物論、辯證法和反映論,認識無形資產領域。無形資產領域是與無形資產相關的範圍,這個領域有多大,與無形資產的開拓創新發展和人們對其認識相關聯。學用哲學以便全麵、深入地認識無形資產領域。認識無形資產領域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無形資產是客觀普遍存在的。無形與資產的結合形成無形資產。各種組織擁有無形資產,各種人群也擁有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的界定,無形資產與無形財產、無形資本、無形財富等相關概念的比較,無形資產的性質及其特征,都說明無形資產是客觀、普遍的存在。無形資產對象的統一性,是世界物質統一性的反映。
(2)無形資產是一個係統。客觀上無形資產是由小逐漸擴大而形成的無形資產係統。無形資產既是靜態係統又是動態係統。無形資產係統由各種要素構成。對無形資產要素的確認要建立鑒定機製。為正確認識無形資產要素,按照無形資產要素的不同標誌分為各種類別,如無形資產按是否法定會計核算,分為法定會計核算類和不進行會計核算類。
(3)對無形資產實踐的感性認識。對無形資產的認識有一個過程,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無形資產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無形資產感性認識是一個過程,其基本要素是感覺、知覺和表象。無形資產的感性認識是認識過程的初級階段和初級形式,具有直接性、具體性、生動性、表麵性等特點。無形資產感性認識有直接的自覺認識和間接的理性認識。
(4)對無形資產實踐的理性認識。無形資產理性認識是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對無形資產的本質、整體和內部聯係的認識。理性認識采用概念、判斷和推理三種形式。從無形資產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是從感性具體到抽象規定,從抽象規定到理性具體形成無形資產理論,無形資產理論的概念、特點與功能。無形資產理論體係化形成無形資產理論體係。無形資產理論體係由各種理論要素構成。要重視無形資產基礎理論。無形資產理論新增長點是交叉學科研究。適應無形資產的發展,建立《無形資產學》和《無形資產哲學》等。
(5)無形資產理論指導實踐及其檢驗。無形資產理論具有指導功能,是行動的向導,依據無形資產正確的理論,提出各方麵的理論知識,結合無形資產相關的具體規定,組織無形資產實際工作。無形資產理論是否正確需要經過檢驗:運用會計理論判斷、法規檢驗會計理論;根據無形資產實踐檢驗無形資產理論。
(6)無形資產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作用。無形資產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無形資產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促進經濟持續發展;擴大影響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綜合實力;擴張資本(通過無形資產兼並或聯合,以無形資產投資、無形資產經營,開發無形資產);推進現代化管理;促進教育事業發展。
(二)學用哲學發展無形資產事業
學用唯物論、辯證法和曆史論,發展無形資產事業。學用哲學發展無形資產事業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無形資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從無形資產通過全部發展路徑的軌跡可以看出,無形資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無形資產發展過程表明無形資產發展的兩個基本特征:無形資產內部各要素之間、無形資產與外部各方麵之間是普遍聯係;無形資產是永恒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