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牛衛相當於楊彥的禁衛,不提豐厚的待遇,光那份榮耀就值得讓人拚命,而且楊彥曾透出口風,以後要將千牛衛與司隸校尉合而為一。
司隸校尉始置於漢武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秩二千石,率領由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隸組成的精兵,是監督京師和京城周邊的秘密監察官,其不畏權貴,剛正不阿,有彈糾權,是個人見人怕的角色。
兩者結合在一起,就是錦衣衛。
就衝著這份美好的前途,再大的苦也要咬牙堅持啊。
當然了,楊彥不會把錦衣衛搞的象明朝那樣天怒人怨,作為現代人,他有的是溫和的監察手段,再退一步說,他也沒必要搞太嚴厲的監察,漢武帝設司隸校尉的初衷主要還是查辦貪官汙吏,可這隻要從經濟層麵上加以控製就可以了,隨著未來的經濟一步步走向成熟,楊彥也會逐步完善會計製度,適時推出審計。
而如明朝那樣,直接把錦衣衛派駐到大臣的家裏當門房,完全是不討好還招人恨的行為。
楊彥似笑非笑的打量了片刻,點點頭道:“不錯,筋骨與精神麵貌都強了不少,丁檢,孤問你,薊附近有何處適合藏兵?”
丁檢想都不想道:“自然是燕山啊,不過燕山有大小之分,大燕山在薊西北,連綿千裏,最寬達五百裏,山勢陡峭,北緩南陡,溝穀狹窄,幾無人煙,其中盧龍塞(今喜峰口)為兵家必爭之地,當年曹孟德征烏桓,便經由此塞,若於大燕山藏兵,末將敢保證,即便是神仙下凡都找不著,但是由盧龍塞至薊有一百來裏,若大王攻薊,必趕不急來援,失去了奇兵之效。
故以末將之見,若要在薊附近藏兵,不出於西麵的小燕山(今北京房山區),小燕山距薊四五十裏,百丈以上的山頭十來座,方圓百裏,乃太行山支脈,與大燕山並無聯係,且山中多穀地,地形複雜,若非有心,尋常人絕難猜到山裏會藏有重兵。”
“哦?”
楊彥動容道:“丁檢,孤懷疑高句麗人藏於小燕山,今交你個任務,帶著弟兄們入山搜索,如能於日出之前尋到高句麗人,計一等功,三日之內搜出,計二等功,尋不出的話……”
說著,楊彥略一沉吟,又道:“孤以半月為限,每座山穀都要跑遍,確定無高句麗伏兵依然計二等功,如何?”
楊彥在工匠中,推行一到五等功製,這些年下來,相當一部分技藝精湛的工匠不僅去除了奴籍,還獲得了官職,從事相關方麵的領導與研究工作,後來他又推廣到軍中,五等功製作為立功受賞的依據。
刹那間,以丁檢為首的降卒們,現出了振奮之色。
如果小燕山真藏有高句麗伏兵,並於今夜找出的話,那可是一等功啊,這不僅僅是加官進爵,在財物美女的分配上也享有優先權,他們對明軍分美人兒的傳統羨豔不己。
丁檢趕緊拱手:“請大王放心,咱們這些人,八成都是幽州百姓,習慣了在山野中奔跑,一夜工夫雖不敢說把小燕山搜遍,但搜個六七分不成問題。”
楊彥叮囑道:“你們準備下,從後寨繞出去,小心為上,匆要暴露行蹤,孤再讓候昭領三十名兄弟跟隨。”
“諾!”
眾人施禮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