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千人聚考(2 / 2)

於是,洛陽全城緊急運作起來,近萬人的吃喝拉撒可不是小事,楊彥可以不在乎麵子,但洛陽人民在乎,他們要把自己最好的風貌展現在江東子弟麵前。

十五萬民夫,也是未來的洛陽居民,加上軍隊與各地抽調而來的人手,日夜開工,修築街道,建設屋舍,甚至還有人專門疏通水渠,於兩岸遍植楊柳,讓楊彥感歎不己。

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好客傳統在洛陽人民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隋煬帝以絲綢裝飾樹木的心理也不難理解了,或許有個人好大喜功的因素,但當時的長安人民也絕對起到了推動作用。

當一名名番邦異域人士來到長安,那驚訝的眼神,那不絕的讚歎,那崇拜的神色,是很能給人帶來滿足感的。

因著明軍節節勝利,明國國勢蒸蒸日上,明人把自己視為上國,而晉室苟延殘喘於江東,是下國,如今下國的公卿權貴子弟來上國,怎麼著也得展現出最好的一麵啊。

哪怕時間很緊迫,但是能改變一點是一點,楊彥並不幹涉,畢竟民眾有幹勁是好事,不過他嚴厲禁止扯布幔、砌圍牆遮擋廢墟工地的行為。

不要以為古人不會玩這些伎倆,純從智商來說,古人不低於現代人,所謂曆史上沒有新鮮事,一個個曆史事件,隻是一次次的輪回,什麼陰謀詭計,坑蒙拐騙,都是老祖宗玩剩的。

又過了半個月,這一支浩大的隊伍終於來了洛陽,雖然城池的大部分仍是廢墟,符合眾人的預測,但已經清理出來的地方,則是幹幹淨淨,一排排嶄新的屋舍,一座座帳篷依次排來,整潔而又清爽。

果然,當士人子弟們現出了訝色,並開始稱讚的時候,沿途民眾無不現出了滿足的笑容。

諸葛頤把人領到之後,便告辭離去,並未給予相熟的子侄輩以任何便利,主要是他家裏狹小,住不下那麼多人,索性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麵孔,還能給楊彥留下好印象。

考試於三日後舉行,時間不允許修貢院等考試場所,故於野外,擺開了一副副的幾案,有毛筆和炭筆可供選擇,試卷是印刷而出,還散發出油墨的香味。

包括各路士人子弟,合計有四千三百餘人參考,將錄用五百人左右。

明國的根基來自於郯城,教育也從郯城最早推行,故參考者的七成出於郯城,當初十來歲的少年讀書識字,四五年過去,差不多都接近了及冠之年,正是當用之時,但惡果也很明顯,也許未來會形成一個類似於曹魏譙沛集團的地域性排外圈子,這隻能以更廣範的擇才錄用才能慢慢化解。

公開招考是開天辟地以來的頭一回,圍觀民眾如雲。

一幹士人子弟見著這鬧哄哄的場麵,均是眉頭一皺,本來被告之要與平民在一起考就已經很難接受了,現在又被人如猴子般的圍觀,哪裏能按奈的住?

“哼,氣息汙濁,實是惡心!”

王胡之厭惡的嘀咕道。

“誒~~”

王彭之到底是吃過楊彥的苦頭,不敢過於放肆,勸道:“出門之前,長輩是如何交待?切記入鄉隨俗,考試的時間不會過於長久,忍一忍即可。”

“場地空曠,微風拂麵,尚可。”

王羲之點了點頭,認可了王彭之的說法。

考場按地域分區,徐州學子、豫州學子、青州學子、兗州學子是分開的,王彭之等士人子弟劃為江東區,彼此間相隔較遠,不特別挑剔的話,並非不能忍受。

有漂亮的女郎引導各路學子落坐,當江東學子入席的時候,圍觀群眾猛然哄鬧起來。

“誒,這位郎君我認識,不就是琅琊王氏的安壽郎君麼,天下第一高門,果是不凡啊,看那玉樹臨風模樣,當真是一表人才啊!”

王彭之本能的捋起了胡須,步伐也踱成了方步。

“這些想必都是王門子弟了吧,當年琅琊王氏有八王,對應河東裴氏的八裴,今日見之,何止八王啊,若是盡能為我家大王效力,明國何愁不旺盛,怕是滅去劉石,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隨著又一陣哄鬧,琅琊王氏的子弟無不精神抖擻,紛紛得意的瞥了眼別家子弟。

不過別人也不差,同樣有民眾吹捧。

“那是泰山羊氏的羊卉郎君,我的老鄉啊,我小時候,我家大父曾帶我跪拜過羊氏的貴人,我看羊郎君必撥得頭籌!”

“咦,諸葛郎君!我最崇拜孔明先生了,今見諸葛家的郎君,確有孔明風采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