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相府爭吵(2 / 2)

想明白了就好,刷的一下,刁協頓時長身而起,滿麵忠義之色,指著徐龕和郗邁大怒道:“先主晏駕,服喪乃人臣本義,即便出了喪期那又如何,隻要未服過,便須補服,你二人卻百般推托,到底存的什麼居心,老夫問你等,可是晉人?“

”這……“

徐龕與郗邁被刁協滿身的凜然正氣一逼,竟然啞口無言。

楊彥望向刁協的目中,現出了一絲幾不可察的讚賞之色,他並非沒有容人之量,刁協是個魏征式的人物,做事隻論對錯,不管立場,這樣的人雖然不討喜,卻必不可少。

崔訪也見著了楊彥正看著刁協,目中並無慍怒,心裏有數了,於是嗬嗬笑道:“玄亮匆惱,徐宗師與郗郎考慮到軍心民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以理解嘛,畢竟我軍仍被石虎圍著,出了任何差池,便是城破人亡的後果,而玄亮所言也有道理,身為晉人,不為主服喪似是說不過去,這樣罷,老夫提個折中之策,事急從簡,公告全城,為先主服三日喪,玄亮以為如何?“

”三日如何夠?“

刁協不滿道。

民間服喪,完全按照禮記,但皇帝不同,承載著一個國家,因此為皇帝服喪定為三十六日。

“呃?”

楊彥一怔,為皇帝服喪還能討價還價?

這說明刁協也不是那麼古板,不過這種話不能由他說。

崔訪也聽出了刁協的言下之意,忍著笑道:“玄亮,軍情緊急,確實不能全依禮製,否則服三十六日喪誰知道會有何等意外發生?不過三日確實少了點,那就十日罷,不能再多了。“

”也罷,十日便十日!“

刁協略一沉吟,點頭應下,向上拱手道:”請府君下令。“

楊彥微微一笑:”有勞崔公以相府名義公告全城,主上宮車晏駕,全城軍民服喪十日!“

”諾!“

崔訪拱手應下,又望了眼刁協,正見這老家夥仿如打了場勝仗般,捋起了胡須,不由暗暗搖了搖頭,拿皇帝的喪期討價還價,這恰恰是大逆不道的表現啊,也代表著對司馬氏皇權的踐踏,可惜刁協沒能警醒,或者說是早己看清了郯城的現狀,卻沉迷於自己編織的美夢中,不願清醒。

‘不行,老夫得把他打醒!’

崔訪也捋了捋胡須,就道:”府君,我軍於蘭陵大捷之後,大破石虎已有八成把握,明年春夏席卷青兗不在話下,老夫以為府君須早作預備。“

”哦?“

楊彥訝道:”崔公有話何不直言?“

崔訪道:”青兗兩州刺史及各郡太守人選。“

按楊彥的本意,州刺史和郡太守的權力太大,采用明清製度,設置布政使,按察使,再以各巡道分州郡之權,才能有效掣肘州刺史與郡太守,但現在急不得,還沒到大刀寬斧改革官製的時候,那崔訪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略一尋思,楊彥明白了,崔訪的本意並不是具體討論由誰出任刺史和太守,而是由誰來任命的問題,這事關楊彥手中權力的根本。

果然,刁協也明白了,立時正義言辭的冷哼一聲:“自然由朝庭派駐人選,府君之功,朝庭亦會予以封賞!”

“放屁!”

於藥第一個站了出來,大怒道:“將士們拚死拚活為府君打下江山,為何要便宜外人,他司馬氏朝庭對淮北百姓有何恩德,憑什麼我們栽了樹,他來摘果子?”

刁協分毫不讓道:“於將軍亦是晉臣,怎能口出悖言,由朝庭處置淮北合乎情理,當然,老夫料朝庭亦會考慮到軍中將士,定會給出折中方案,妥善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