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每個人都為楊彥的行為大感疑惑。
還是鮑姑問道:“彥之,可是有話要說?都是自家人,盡管道來便是。“
”那彥之得罪了!“
楊彥咬了咬牙,向許遜拱手道:”敢問許老神仙,何為仙?“
許遜眼裏精光一閃,捋須沉吟,緩緩道:“仙者,不食者,不死而神,又曰,老而不死為仙,楊府君為何有此一問,是否另有見解?“
屋子裏的動靜驚動了外麵的幾個老神仙,紛紛步入,其中一人冷哼一聲:”仙者如龍翱九天,神通莫測,法力通玄,眾生禍福,盡在其股掌,小子狂悖,何敢言仙?“
許遜現出了不悅之色,雖然這位老神仙明麵上是教訓楊彥,但何嚐不是指桑罵槐呢,說到底,是對仙的理解和修仙的理念不同。
許遜的理解,崇尚自然,順自然而為,屬於那種自己尋個深山老林苦修的道人,而這位,明顯霸道了很多。
許傑冷哼一聲:“此公乃是蜀地老神仙張昭成張仙師,五鬥米道張魯之後,於蜀地受萬民敬仰,李雄敕封國師,楊郎能得張仙師指點,實是三生有幸啊!”
楊彥倒是看出了許遜祖孫和張昭成的矛盾頗深,張昭成既是張魯後人,也是張道陵後人,而張魯搞的五鬥米道,帶有軍事組織的性質,素為士人不喜,口碑與張道陵相比遠遠不如。
許傑提張魯不提張道陵,分明是存在貶損之意。
本來楊彥對張昭成那老氣橫秋的態度就不爽,這時又涉及到站隊的問題,即使不考慮許遜與鮑靚的交情,僅僅是修仙的理念,許遜就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價值觀。
楊彥擺擺手道:“老弟言重了,三生有幸不敢當,邪魔外道,豈配言仙?“
”堅子敢耳?“
張昭成瞠目怒視。
其餘的老神仙也紛紛現出了不滿之色。
葛洪有些訝異,卻故作不悅道:“賢侄怎可出言不遜,還不趕緊向張仙師道歉?”
楊彥拱手道:“仙者,不在位,不在地,不在天,不在勢,更不在神通法力,凡得大逍遙,大自在,大圓滿,大解脫者,皆可言仙,彥之冒味,請問鮑老神仙,可有逍遙?“
鮑靚沉吟半晌,才道:”逍遙者,優遊自得,優哉遊哉,南華上仙也雲,無拘無束,是為逍遙,而老夫自隨陰長生仙人修仙以來,餐風露宿,如緊繃之弦,如何得稱逍遙?“
葛洪夫婦眼裏,不由現出了奇光,正如鮑靚自己所說,自修仙以來,整個人變得心急火撩,唯恐於人後,哪有如今日這般心平氣和?
二人不理解楊彥的用意,也更加不理解鮑靚的變化,實際上這就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雖然鮑靚自認為是成仙,但與死亡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即將離開這個世界,心隨之變得寧靜。
楊彥又問道:”請問鮑老神仙,可得自在?“
鮑靚搖了搖頭:“自在者,無所達致,自然而然,老夫功行精猛,不敢稱自在。”
楊彥繼續道:“請問鮑老神仙,可得圓滿?”
鮑靚的目中現出了深思之色,又搖了搖頭:““道不瀆不強聒,道化自然,諸類終始循環,無有不化於道者,故曰圓滿,老夫未得圓滿。”
楊彥再次問道:“請問鮑老神仙,可得解脫?”
鮑靚歎了口氣:“解脫者,無煩無惱,無束無縛,身心自由,人生於世,欲求不得,便有煩惱,老夫怎敢稱解脫,若依你之言,不得大逍遙、大自在、大圓滿、大解脫,是否就成不得仙?“
又一個老神仙嗬嗬大笑道:”荒謬之極,即使是聖人,亦不敢如此自稱,以你之言,世間怕是無一仙,那陰長生仙人傳法鮑師君又該如何解釋?“
這話就很惡毒,通過否定陰長生,進而暗指鮑靚欺名盜世,楊彥不由暗暗嘀咕,這位鮑老神仙,都請的什麼人來觀禮啊,好象環顧四顧,除了許遜,幾乎沒一個懷有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