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問計楊彥(2 / 2)

甚至閑遐時他常常不乏去想,如果采用了楊彥之策,於石虎初來乍到之時揮師進擊,會否此時,已經坐在奉高城中了呢?或者在石虎攻打泰山鄉豪的時候有效掣肘,石虎會不會無功而返呢?

難道自己確實沒有將帥之才?

人往往會盲目自信,總以為別人能行,我為什麼不行,或者我的家世比他好,讀過的書比他多,交遊天然廣闊,我就一定比他強。

沈充來時自信滿滿,但隨著石虎的橫插一扛,他也愈發的焦慮起來,目前的形勢就是,既缺乏主動出戰的勇氣,又不敢退回蘭陵,糧草日漸消耗,被拖著動不了,軍心、士氣都有了動蕩。

尤其是天氣漸漸寒冷,北風一陣緊似一陣。

沈充來蘭陵是初夏時節,這還沒過多久,就要入冬了。

許久,沈充歎道:“楊彥之自有其理,但我何嚐沒有擔心啊,此子居心不純,隱有驅狼吞虎之意,我若揮軍與石虎作戰,隻怕最終便宜了他。”

錢鳳沉默了。

沈充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事實上,他也有同樣的擔心,僅從楊彥拒絕了歌舞姬侍奉,就能看出楊彥絕不會屈居於沈充之下的現實,連虛與委蛇都不願,恰恰從側麵反映出楊彥從一開始就與沈充劃清界限立場的決心。

錢鳳搖了搖頭:“我軍的境況已非常危險,久拖必失,如何走出困難,弟目前亦無緒,兄不妨將楊府君請來,聽聽有何見解,此時唯有一致對敵,待破去石虎之後,才能再論其餘。“

”也罷!“

沈充點了點頭,向外揮手:“速把楊府君請來!”

“諾!”

帳外兩名前溪卒快步而去。

沒過多久,楊彥來到了帳中,拱手道:“見過沈府君,錢長史。“

楊彥的精氣神還是不錯的,與其他人相比,他占了個馬快的優勢,真到事不可為之時,那隻能死道友不死貧道了。

況且他的馬足夠多,足以帶著蔡豹和候禮一起跑,也算是兌現了當初同進共退的盟約。

所以楊彥絲毫不擔心,大不了回到郯城之後,挑動郯城鄉豪合兵,趁沈充新敗之時共擊蘭陵,徹底瓜分沈充的財富丁口,他相信那些老家夥們會很感興趣的。

當然了,這隻是最下下之策,若有別的選擇,楊彥寧可容沈充駐紮蘭陵。

這會兒沈充的目中,現出了複雜難明之色,看著楊彥,他就會想起沈勁,有種別人家孩子的感慨。

‘奈何瓊枝生於別家!‘

沈充暗暗歎了口氣,便笑道:“楊府君請坐。”

“不客氣!”

楊彥在下首就坐,有婢女送來茶水,略微飲了一口之後,錢鳳問道:“石虎不愧身經百戰,哪怕按兵不動,亦迫得我軍動彈不得,原以為石虎會於冬季退兵,但從目前來看,怕是希望渺茫,眼見凜冬將至,軍心浮動,不知……楊府君可有妙策?”

針對石虎,楊彥曾提過三策,首先是散夥,其次是趁石虎初來乍到,立足未穩,與徐龕部還未磨合之時,發動全軍決一死戰,第三條便是是石虎攻打泰山鄉豪,出兵救援。

這三條,無一被納,如今局勢漸漸不妙,沈充與錢鳳也有了悔意。

這能怪誰呢?各懷鬼胎,優柔寡斷,落到這般田地並不奇怪。

其實楊彥的分析能力與眼光不見得比沈充高明,他從不輕視古人,也不會認為古人的智商就天然低,但他的優勢別人沒法複製,那就是製信息權!

信息無論在古今,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知彼自己,百戰不怠,老祖宗早已用精僻的語言把信息的重要性闡明,以石虎來說,時人對石虎多是道聽途說,以訛傳訛,實際上石虎不完全是莽夫,反是一名相當有耐心的獵手。

曆史上石虎破徐龕和曹嶷,都是掘長壕,築長牆把對方活活困死,糧盡後不得不降,如今石虎對沈充也采用了類似的策略,從軍心來看,如不做反擊,被石虎得手的可能性相當大。

楊彥正是洞悉石虎的性格,才會有針對性的提議,這在時人看來,自然是料事如神,因此沈充錢鳳哪怕極不願意,也不得不再來問計。

畢竟全軍正在一步步地滑入深淵!

見著楊彥不吱聲,沈充硬著頭皮,歎道:“楊府君屢有妙計,可惜沈某……哎,愧不當初啊,不知楊府君對當今局麵可有破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