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妃唏噓道:“楊郎對權勢的見解著實精僻,亡夫便是被權勢迷了眼,才致眾叛親離,若是亡夫早遇楊郎,又怎會如此?”
荀華明白裴妃隻是感慨,倒不是真的懊悔,其實楊彥的各種謀算,不是不能從蛛絲馬跡中推測,雖然步步驚心,但最危險的時候,就是全麵掌控東海國的時候,也許朝庭會以嗣東海王就藩,這才是真正的危機。
荀華突然心中一動,看著荀灌道:“楊郎無論在哪方麵,都是一等一的人物,就是身份低了些,可是幾百年前,哪有什麼世家呢,還不是由驚才絕豔人物開創而來?誰說楊朗日後就不是這般人物?
況曆來驚才絕豔之輩,誰不是放浪形骸,偏生楊郎自律謹持,他日必成大器,也不知是誰家女郎有此福氣,能與楊郎一起,從無到有,開創一個由寒門到高門的奇跡。”
葛慧娘芒心暗顫,俏麵浮上了一抹淡淡的暈紅,裴妃若有所思的看了眼這小娘子,不過荀華這話是對荀灌說的,於是又把目光移向了荀灌,恰見著荀灌美眸中的一抹迷惘!
裴妃暗暗搖了搖頭,她哪還猜不出荀華的心思,這本是大逆不道,可荀灌的表現耐人尋味,難道……自己點鴛鴦譜點錯了?
但兩人的身份天壤之別,該如何是好呢?
……
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荀華暫時住在了裴妃府裏,帶給蕭家和朱家的家書,也著人送了過去,按照計劃,她將於正月十五之後,與蕭溫、蕭仁和朱鍥的家人會合,一起趕往郯城。
後三者已經決定把家人接去郯城,顯然是對楊彥有了十足的信心。
而遠在千裏之外的郯城,也有了些過年的氣氛。
“郎君,餃子真有你說的那樣好吃嗎?”
蕭巧娘看著眼前的一大堆麵團,皺著眉問道。
楊彥揮了揮手:‘叫你和,就趕緊和,記住,和一刻,不許停!“
蕭巧娘撇了撇嘴,和阿玲一起和麵。
兩雙藕白玉臂探入盆裏,,吃力的和著那碩大緊致的麵團。
崔訪站一邊,捋須微笑。
楊彥打算在除夕這天動員全軍包餃子,軍中白菜和豬肉都有,又有油,包餃子的材料不缺,這除了改善夥食,還為了他心裏一個不能說的秘密。
前世每到除夕,全家都會聚在一起,一邊看春晚,一邊包餃子,當零點鍾聲敲響之時,先下樓放鞭炮,然後一起吃餃子,如今楊彥再世為人,再也回不去了,就以包餃子紀念自己那遠隔著無數個時空的家人吧。
“郎君,麵如此酸,怎麼吃啊?“
兩個女孩子和著和著,由於屋裏足夠溫曖,麵漸漸地散發出了一種酸味。
”繼續和,這才是第一步,還要繼續加工,和的越勁道,吃起來口感越好!“
楊彥催促道。
蕭巧娘和阿玲均是皺著小鼻子,不滿的和著。
蕭巧娘倒好些,她幾乎每天清晨都和楊彥一起站樁,力氣漸漸增長,別看身板還未長開,但一個成年壯婦都未必有她的力氣大,而阿玲明顯吃力的多,額頭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其實麵發酸是一種自然發酵的過程,古人沒有酵母菌,通常是將和好的麵團用幹麵粉埋住,因乳酸菌是厭氧菌,會自然的發酵,食用之時,留一點發好的麵,下次作為酵母。
當然,直接發的麵非常酸,要加堿。
以眼下的條件,近代製堿法需要大量的氨水,氨水由氯化氫製取,氯化氫由食鹽和硫酸反應而來,但郯城一帶不產硫磺,也不產黃鐵礦,沒法製取硫酸,暫時隻能以最原始的土法製堿。
待兩個女孩子揉的差不多了,楊彥交待用幹麵粉蓋住團麵,便招呼道:“走,我帶你們去製堿,麵裏加了堿,才能去掉酸味,麵也會更加的蓬鬆。”
“噢!”
蕭巧娘和阿玲雙雙點了點頭。
崔訪嘿的一笑:“將軍,老夫倒是不明白,你這些技藝究竟從何而來,老夫雖未去過江東,卻敢肯定,江東並無此和麵之法。”
楊彥哈哈一笑:“自是郯子他老人家托夢。”
老少三人交換了個無語的眼神,跟著楊彥出了屋子。
不遠處,搭建起了一個大土窯,上置一碩大鐵鍋。
“府君,是否現在就開始?”
朱鍥領著工匠早已等候多時,見著楊彥,施禮問道。
“嗯,開始!”
楊彥點了點頭。
土法製堿,就是把硝土、石灰石和煤在高溫下還原,硝土的主要成份是硝酸鈉,煤作為催化劑,與石灰石反應,把鈉置換成氧化鈉,再通水通二氧化碳,使其碳酸化,生成含碳酸鈉的黑灰狀粗製品,再經過浸取、蒸發、精製、結晶以及烘幹等諸多步驟,才能獲得純度相當高的純堿。
二氧化碳不須額外準備,把石灰石加熱會自動分離出二氧化碳。
朱鍥一聲令下之後,工匠開始按步驟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