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劉遐父子(2 / 2)

但裴妃似有疑慮,遲遲不肯啟行,我等雖有心分辯,卻無從辯起,還望賢侄女回朝之時,解釋一二,免得朝庭心生誤會。”

荀灌不置可否道:“若是實情如此,灌自會奏明。”

其實從下邳到郯城,不過三百裏地,裴妃不肯移駕,主要是不信任淮北的流民武裝,這也怪不得裴妃,徐龕首鼠兩端不說,僅僅因為淮北流民帥、沛國內史周默投降祖逖,其叔彭城前內史周堅便將其斬殺,另外蔡豹、候禮這些人也是心意難測,裴妃作為一個女人,肯把自家性命交托過去才怪。

大家都心知肚明,不再談論裴妃,轉而閑聊起了淮北形勢,同時你來我往,互相勸酒,就連荀華與荀虎,也不時交談兩句,氣氛稍微放鬆了些。

隻有楊彥坐在最後,也沒人問過他姓名,從頭到尾一聲不吭,不過他並沒有任何拘束難堪之意,自斟自飲,吃兩口小菜,好象別人與他毫不相幹,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樣。

這份閑悠漸漸地引起了注意。

段文鴦舉杯問道:“貴姓?”

“楊彥之!”

楊彥舉杯與段文鴦虛碰,一口喝幹。

段文鴦不禁目中帶上了一絲欣賞之色,讚了句好漢子,也喝光了杯中的酒。

“楊彥之?”

蔡豹喃喃道:“老夫似乎聽說過這個名字,隻是一時又想不起來,請問楊家郎君郡望何處?”

問郡望,就是問身份,確認是否士族。

這裏的人除了荀灌,別看沒一個是朝庭認可的士族,但他們自己不是這麼認為的,上溯數代,都是有名有姓的響當當人物。

荀灌的目中也有了些好奇。

楊彥拱手道:“蔡將軍言重了,楊某出身於建康,本一介良人,因緣巧合,與稚川先生結為知交,又受稚川先生引薦,得荀公器重,今次女郎出行,楊某有意見識淮北風物,故毛遂自薦,得女郎帶在左右。“

楊彥這番話不亢不卑,虛虛實實,雖然講清了來龍去脈,卻又等於什麼都沒說,也不因自己的良人身份而自輕,荀灌暗暗點了點頭。

劉遐父子的眼裏,卻是現出了鄙夷之色。

劉肇突然笑道:“曾有傳言,建康有一楊彥之於街頭給人說三國演義,聽者數以千計,於市井中頗有名聲,想必……就是你了。

今日見著楊彥之,劉某不由憶起了前漢武帝朝平陽長公主,時衛青乃她府上家奴,後其姊衛子夫被武帝納入宮中,衛青亦得平陽賞識,推薦給武帝,自此成為一代名將,而今日之楊彥之,得荀氏賞識,誰敢說,將來就不會是另一個衛青呢?

哈哈哈哈~~”

說著,劉肇竟然放聲長笑起來。

蔡豹心中著急,悔的腸子都青了,要早知道劉家父子是這副德性,說什麼也不該接荀灌入城啊。

候禮與段文鴦愕然的互相看了看。

荀灌、荀虎與荀華的眼裏更是閃現出了怒容,楊彥卻擺了擺手:“劉小將軍言之有理,世事本無常,風中塵土揚,想那世家,誰也不敢說天生便是世家,無不是驚才絕豔之人物抓住機遇,迎難而上才得以傳下百世家業。

今日楊某受劉小將軍吉言,若他日事業有成,必與厚報。

其實楊某最為欽佩之人便是衛青,以家奴之身,統軍十萬,逐匈奴於漠北,這是何等的壯誌豪情,不知劉小將軍欽佩哪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