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災人禍(1 / 2)

永德五年,天下大旱。永德帝開江南倉賑災。

永德八年,陵河決堤,災至沿河六郡,百萬人流離失所。

永德九年,沿海區域海盜作亂,攻破江南郡首府,繁華的昌陵城被屠戮一空。

永德十年,閃族寇邊,莫郡六府百姓生靈塗炭。

內憂外患,傳承三百餘年馬家王朝如同危樓,隻差崩塌。

京城依舊繁華,沒有一絲動亂,各家公子夜夜笙歌,一擲千金。

今天是永德大帝六十歲大壽,群臣擺宴於光華殿,普天同慶。

永德大帝自十五歲登基,屬於馬上皇帝,蕩海寇,平內亂,誅外族,一生征戰,把大信帝國漂浮的局麵重新穩定。

永德登基二十年後,震蕩不安的大信國又重新恢複了頂峰時期國力,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國家太平,萬邦來賀。

三十五歲的永德大帝依舊是孜然一身,後宮欠缺。常年在外征戰的他好上了男風。

在群臣進諫,不得以之下,迎娶了一位民間佳人,冊封皇後。

初嚐異性的永德大帝,用了三年時間,把後宮填滿,皇子公主達到五百人,也創造了有史以來嬪妃最多,龍子龍女最多的神話。

“父皇,兒臣率皇弟皇妹祝您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太子在殿下恭賀道。

太子瑞,皇後所生,永德大帝的第一位子嗣,也是他最為疼愛的兒子,今年二十四歲,出生的第一天便被冊封為太子。

“恭賀父皇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太子身後黑壓壓一片的龍子龍女齊聲賀道。

“嗯,我兒孝順,朕欣慰!下去吧,你們人太多,朕的大殿有點容不下咯!”坐在龍椅上的永德撫摸白須欣慰道。

“陛下,民間都說多子多福,咱們大信國有如此明德惟馨的儲君和諸多才華橫溢的皇子,一定會四海升平,千秋萬代!”永德大帝身旁站著的大太監恭維道。

“陛下,今天早上京城天降祥瑞,是上天恭賀您的壽辰,臣已帶到殿外,瑾獻吾皇!”殿下一位花白胡須的大臣跪首大聲賀到。

“嗯,楊閣老用心了,你同朕為同年同月誕辰,朕略長你幾日,從朕為太子時,你便侍讀,五十年了,有你一直陪在朕身邊,朕是欣慰。”永德帝看著跪在殿下的首傅,捋著胡須說到。

“為陛下盡忠,是吾輩福分!”楊首傅拱手說道。

“楊閣老快起身,今天好好陪朕說說家常,今天不聊國事!哎,想朕初登寶位時,上有內閣處處製襟,下有佞臣四處隱瞞,多虧了你為朕出謀劃策,斬牛賁,誅胡良,才讓朕坐穩這寶座。”永德帝回憶到。

“陛下,這是臣等分內之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楊首傅也跟著永德大帝思緒,回到四十多年前。

“昌平三年,齊王叔作亂,是你用三寸不爛之舌勸退亂臣賊子,朕依稀還記得當時齊王叔吐血的樣子!哈哈哈哈!”永德帝拍手大笑。

“昌平五年,南蠻攻破邊牆,一直打到川郡,朝中諸多武勳貪生怕死,文臣都提議議和割地,隻有你,小小正八品的國子監丞,率眾多監生在午門外跪諫,整整五天!咳咳……”旁邊宮女舉過痰盂,永德吐了口痰繼續說:

“嗬嗬,朕當時隻給了你禦林軍五百人,沒想到你就用這五百人的隊伍,一路急行一路擴軍,沒有任何後勤補給,帶著一群毛頭監生愣是把五萬南蠻打出國門,俘虜南蠻王乎吉托,保南方諸郡幾年的安平。”

“臣還記得當時陛下為臣籌備軍餉,把皇太後的首飾借了出來讓臣去典當,並且把內務府的例錢都停了。”楊首傅感慨道。

“哼,要不是當時的國庫空虛,朕那段時間也不會每頓吃鹹菜喝粥飯,到後來才知道,朕就連鹹菜都吃的是黃金做的,一頓飯的幾根鹹菜絲都值十幾兩銀子!”想起當時情景,永德大帝還有點哭笑不得。

“陛下,現在國泰民安,國庫富殷,那怕是您想再吃鹹菜都吃不到咯!”楊首傅趁機拍了一個馬屁。

“是啊,現在想吃鹹菜朕也吃不到了!”永德看著殿外飄揚的雪花感歎到。

入座在席中的一個年輕官員一臉憤怒的看著楊太傅的背影,牙齒咬的格格直響。

“舒才,這不是你我可以大鬧的地方,這是陛下的壽誕宴,想一想陳禦史一家!”旁邊的人緊緊按住年輕人暴起青筋的雙手。

“這個佞臣!現在大信國災難四起,遍布狼煙,這佞臣竟然還敢欺上瞞下,老師因直言不諱,被此奸臣害得家破人亡!”年輕人不忿的咬牙說道。

永德大帝依舊和楊首傅暢談甚歡,人年紀大了,眼神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