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身運動應順應節氣的陰陽變化
健身運動的關鍵在於順應陰陽變化。健身運動為什麼要順應陰陽變化呢?因為天、地、人是一個整體,人與天、地是相應的。什麼相應?陰陽變化相應。所以,健身運動要順應陰陽變化,這就必須知道陰陽氣化的規律。
那麼,什麼是陰陽?要能做到順應陰陽變化健身運動,當然首先應該知道什麼是陰陽。
凡是向陽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溫熱的、永恒運動的,都屬於陽。
凡是背陽光的、內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冷的、相對靜止的,都屬於陰。
陰陽產生於宇宙運動,具體是日、月的運動。
日、月運動產生陰陽,陰陽相互作用產生的氣的變化叫陰陽變化。陰陽變化產生寒、熱、溫、涼四季變化及晝夜溫差。
講到陰陽,那就必須提到《周易》,《周易》是中國經典中的經典,一部《周易》就是講陰陽運動、討論陰陽哲理的書。
有這麼一條真理:愈是簡單的,就愈是實用的。
說具體一點,天下萬事萬物都是陰陽的運動,都是陰與陽的合抱體,它們互相轉化,互相製約,陰極則陽,陽極則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人的健身運動也要隨著自然界的陰陽消長而變化,那麼,陰陽消長的規律是什麼?
一天之中的子時(夜晚23點~1點)、一年之中的冬至是陰極;而一天之中的午時(11點~13點)、一年之中的夏至是陽極。
陰極則陽生,陽極則陰長。就是說:陰極則陽,陽極則陰,陰到了極點就會開始向陽轉化,陽到了極點就會開始向陰轉化。陰極之後,進入陽長陰消階段;陽極之後,則又進入陰長陽消時期。卯時是一天中的5時~7時,是一年之中的春分;酉時是一天中的17時~19時,是一年之中的秋分。簡而言之,從子到午為陽時,從午到子為陰時。
人的五髒和四季氣化是完全相通的,具體是:
春(風)氣通於肝。
夏(火)氣通於心。
長夏(濕)氣通於脾。
秋(燥)氣通於肺。
冬(寒)氣通於腎。
所以中醫學的經典巨著《黃帝內經》早已指出四季的方法,這其中也包括運動養生健身的方法,而這些方法也是遵循四季陰陽消長的規律進行。
2.一年健身運動在於春
春天進行運動鍛煉可以使人采納其氣以化精血,充養髒腑,令人精神振奮,生機勃勃。春季六節氣是健身運動鍛煉的最佳時節。
(1)春天是健身運動的好時節
唐代養生家孫思邈說過:“養身之道,常欲小勞。”春天是運動鍛煉的最佳時節。在寒冷的冬季裏人們在室內活動較多,因而各髒腑器官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到了春季,氣候轉暖,就應該加強戶外鍛煉,舒展肢體、活動筋骨。人體內的陽氣經過一冬的閉藏,在春暖花開,春陽生發之際,也應隨春生之勢而動,向外升發以與天地之氣相應。
春光明媚,空氣清新,萬物生機勃發,使人賞心悅目,這種環境氣候也有利於人體吐故納新,采納真氣以化精血,充養髒腑。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在春天這個疾病多發的季節堅持體育鍛煉,可增強人體免疫力,不易得病。因此春季六節氣,最好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到戶外進行健身運動。讓身體沐浴在春光之中,最大限度地汲取大自然的活力,以充生機。
所謂健身運動,就是指在室外、庭院、公園、大自然中的一些運動,如賞花、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放風箏等。在室外,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豐富,負離子是地球上的生物維持健康的重要物質之一。空氣中的負離子能促進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調節中樞神經係統的興奮和抑製功能,改善大腦皮層功能,促進造血功能與肺的換氣能力,增加氧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從而使人精神充沛,頭腦清醒,同時對人的壽命、情緒、記憶、生長發育、肌力等皆有一定作用。這種負離子在大城市室內較少,每立方厘米空氣中隻有30個左右,而街頭綠化地帶,每立方厘米可有100多個,在公園中能增到400~600個,郊外曠野裏,能達到700~1000個,最多的是海濱、森林、山穀、瀑布等地,可高達2萬個以上。
此外,室外活動曬太陽的時間比平時長得多,陽光中的天然殺菌劑——紫外線,可增加血液中的白細胞的數量,削弱細菌和病毒的致病能力。同時,還可使人體皮膚中的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促進機體的鈣磷代謝,有利於骨骼的生長發育,對預防兒童佝僂病和中老年人的骨質疏鬆症都十分有益。
(2)春天健身受益無窮
春季六節氣健身運動,對人體各器官能產生極好的影響與刺激,從而使身心健康,祛病延年。
①推遲大腦細胞的衰退
大腦隨著人的年齡增加而衰老。其表現在神經細胞數目不斷減少、腦重量減輕、質量降低。實驗證明,衰老的老鼠在新鮮熱鬧、有秋千、有轉輪、有貓走動的地方生活,不出3個月,原光禿的神經根又長出新的細胞來了。由此可見,堅持鍛煉是推遲腦細胞衰老的有效手段。
②減緩肌肉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