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下個月幹的更好,可欣拿出了自己的積蓄。買來幾十個嶄新的桌椅板凳。讓孩子們寫作業用。還購置了很多兒童玩具。可欣喜歡下棋,就給孩子們買了跳棋,五子棋。輔導完作業就教孩子們下棋。小倩沒事的時候就研究菜譜,她把飯菜做的更有可口。孩子們的衣服髒了呢,小倩也會把孩子的衣服洗淨。可欣是個多才多藝的女人。陪著孩子們玩遊戲。輔導他們把功課作完。還會教他們畫畫。她做著這些都是得心應手的。
孩子們在這裏的笑容多起來。孩子們把在家政的一切活動,都反映到家長的耳朵裏。晚上家長來接孩子回家們,看到的是孩子們兩個兩個的在玩五子棋或者跳棋。有的在畫畫。有個家長看到的是自己家那個以為是多動症的一年級的兒子,現在卻在聚精會神的下棋。家長激動的眼淚直流。教孩子畫畫的可欣,微笑的走來,家長握著可欣的手說:“孩子在你的家政裏,真是太好了,我兒子從來沒有這麼安靜的過,我很放心,以後我要跟很多家長說把孩子送到你這裏。”
第二個月下來,可欣和小倩終於有了回報。不在虧空了。
每人分了幾百元,錢雖然不多,但這是自己掙來的汗水錢,小倩抱著可欣哭了。自己終於利用自己的勞動掙到錢了,小倩非常的感激可欣,非得要多給可欣二百元,說是可欣出的力量多。可欣微笑著拒絕了。
陸陸續續送到這裏的孩子多起來。雖然的勞累,但是可欣的臉開始有了紅暈,可欣感覺自己渾身有使不完的盡頭,她把自己全身的力量和愛心都侵入到自己的家政裏,每天和這些無憂無慮的孩子打家道,自己都變成孩子了,她天真的笑著幸福的笑著。每天把孩子們送到學校。兩個人就開始忙碌,打掃衛生,到市場買菜做飯。因為學校裏不提供午飯,所以很多有工作的父母都讓家政負責接送孩子,直到晚上家長們下班才能把孩子接走。小倩的孩子大了,小倩每天早晨七點鍾就會來到家政等待孩子們,並且把早飯準備好。家長們早晨把孩子送到這裏,由可欣和小倩在把孩子們送到學校裏。這樣忙碌著,起早攤黑,可欣和小倩看上去都瘦了。但是小倩的笑聲多了,她再也沒有時間去計算那個男人多久沒來了,再也沒有時間憂鬱彷徨的寂寞的數著手指頭等待男人的到來。現在他們每月能掙到五千多元呢。在這個縣城裏她們每月的收入可能比一般的工人高很多。每月她們兩個人開支的日子,兩個人都會高興的唱起來。小倩心理盤算著自己靠男人過日子的日子終於結束了,原來自己想,離開了那個男人自己該怎樣活呢,自己沒有文化,沒有技術,更沒有人際關係,每天自己是沉浸在麻將裏來麻醉自己空虛寂寞孤獨的心,原來自己也能夠這樣體麵有尊嚴的做人。曾經揮之不去的小三折磨了自己多年。現在自己終於要和小三這個名字說再見了,她感覺自己實在是輕鬆。自己掙的錢足以養活孩子了。她還盤算著過兩年自己也能買處房子,再也不用租房子住了。
她已經忘記了如軍,忘記了過去一切的不幸,甚至忘記了自己的青春。每天接送女兒去幼兒園,忙碌於家和家政之間。日子雖然平淡卻少了很多憂傷。原來放下和忘記是這麼輕鬆。一次次的磨難反而成了可欣的財富,她用自己的堅強和樂觀影響了好多孩子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