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個人低著頭慢慢地在街道上轉悠。她不急於回家;也不知道自己去哪裏。一種空靈的美妙的音樂吸引了可欣的注意力,仿佛天籟般動聽。她四處尋找這麼美妙的聲音。她追隨著音樂聲音走進了一間屋子。這裏原來是一個書店,可欣滿眼全是書籍,傾聽者美妙的音樂,嗅著淡淡的書香。此時內心舒服極了,暫時忘記了痛苦。房間很大,這裏整整齊齊的擺設著很多書籍,這時可欣注意到一個埋頭讀書的年紀約莫有五十多歲的大姨。她緩緩的抬起頭來。親切得說:“這裏的書籍隨便看看吧,喜歡什麼可以隨便拿走。不用花錢。”
可欣不相信的瞪大了眼睛,內心充滿了疑惑,怎麼還會有這種事情,免費的書籍。這是什麼人開的書店啊。大姨仿佛看出了可欣的心情。站起身、走到可欣身邊。吐字非常清楚而舒緩的說。“是的,看吧孩子,這都是好書。”大姨從書架上挑了幾本書遞給可欣。她的微笑是那麼有親和力。
可欣猶豫的接過大姨遞過來的書本,大姨隨手又找來了椅子讓可欣坐下來。可欣看著大姨和媽媽一樣慈祥可親的麵容。她還是有些惶恐不安的把椅子往大門口移動了一下。由於自小對書籍的珍愛,她還是坐了下來。這些書本是可欣從來沒有接觸到的。她從中挑了一本書《俞靜意公遇灶神記》,很快看完了這本,可欣確定書是健康的,書中講的是因果理念,善因善果。和家裏那個沒有讀過書的媽媽經常講的理念是一樣的啊。又挑了一本《了凡四訓》,這次她再次被本書中的精神吸引了。可欣開始貪婪讀起來。今天她從書中吸取了太多的營養。
晚上孩子睡熟了,可欣輕輕的從床上坐起來,給孩子蓋好被子。摸索著走到客廳裏。她打開燈,開始貪婪的看起書來。黑漆漆的夜晚可欣終於有了陪伴。她每天貪婪忘我的讀著從佛店裏拿來的書。書不僅給了她知識,還豐富了她的生活,因為有書,可欣感覺黑暗的生活出現了曙光。在這芬芳的書香裏,仿佛生活對她又多開了幾扇窗戶。
可欣每當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就會來書店讀書,這些書安慰了她正在飽受創傷的心靈。可欣慢慢的成長起來,也慢慢的放下來小兒女情懷。人都是要經曆苦難,一定要讓每一次的苦難變得有價值。通過讀書,她的心量也慢慢的擴大了,對如軍的恨也在慢慢的減輕、減輕直至完全的消失。並且喚起了她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感恩吧,也許沒有這些書籍,她就無法熬過這痛苦的日日夜夜。
她感悟到生活中過得很愉快,是因為你過去做了很多善因,今生就會享受福報,過去你無意傷害到別人,自己還不知道,你今生也會受到別人的傷害。你希望別人怎麼對待你,你也要怎麼樣對待別人。不要抱怨,要反省自己。因果來得是那麼微妙,又是那麼準確。為了明天的幸福安樂,我們要繼續善良的對待人生、對待世界。
可欣手捧著書籍,坐在書店裏。也許看書累了,可欣合上書本閉上了眼睛休息。她靠在椅背上。思緒又開始飛舞。可欣和小倩是一起長大的發小,可是她們的命運是多麼不同!以前,可欣曾那樣憂心憂慮的擔心小倩在愛情生活中的不幸遭遇。而當初小倩又是多麼羨慕她和如軍的愛情,她怎能想到,他們現在已經離婚,人生啊,是這樣不可預測。沒有永恒的痛苦,沒有永恒的幸福!正如書上所說一切苦空無常啊。可欣想象著自己讀過的經文,一切都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了不可得,執著隻能傷的更深,放下是最好的選擇。
對於那個曾經樂觀、健康、天性純真的女孩來說,內心的美好不是那麼輕易的泯滅的。一本美好的書籍就把她心底的愛激發出來了。她相信未來一定是美好和光明的,她想隻要願意去相信它,並願意去為它付出努力,美好的未來,就一定會到來。當生命遇到無法解決的痛苦的時候,內心一定要靠著堅定的夢想和信仰才能逾越,那會給予一個漂泊無依的生命強大的依靠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