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疼痛持續時間
平滑肌痙攣或血管狹窄缺血所致者,疼痛為陣發性;炎症、腫瘤、栓塞或梗塞所致疼痛為持續性;心絞痛發作時間短暫,一般為3-5min;心肌梗死疼痛持續時間很長且不容易緩解。
5.影響疼痛的因素
勞累、體力活動、精神緊張,常為心絞痛發作的誘因,休息、含服硝酸甘油或異山梨醇酯1-2min內可緩解,而心肌梗死所致疼痛服用上述藥物則無效;咳嗽、用力呼吸可使胸膜炎、心包炎的胸痛加劇;反流性食管炎的胸骨後灼痛,多在飽餐後發生,於仰臥位或俯臥位時加重,服用製酸劑或促動力藥後減輕。
(二)其他表現
1.身體反應:劇烈:胸痛會導致病人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甚至發生休克。另外,因胸痛在深呼吸或咳嗽時加重,使病人正常呼吸受到限製,會造成機體氧氣攝入不足,二氧化碳排出障礙。
2.心理社會反應:因疼痛影響休息、工作和學習,病人可出現煩躁、焦慮。另外,急性劇烈胸痛時病人可有極度緊張、恐懼,甚至瀕死感。
3.伴隨症狀:如伴呼吸困難見於大葉性肺炎、自發性氣胸、滲出性胸膜炎等;伴有咯血見於肺栓塞、支氣管肺炎、肺結核等;伴有吞咽困難見於食管疾病;如伴有麵色蒼白、大汗、血壓下降,甚至休克見於心肌梗死、夾層動脈瘤、大塊肺栓塞等。
三、護理評估要點
1.病因或誘發因素評估:病人有無心血管疾病、呼吸係統疾病、神經官能症等病史,以及有無劇烈運動、情緒激動、精神緊張等誘發因素。
2.胸痛的特點評估:病人胸痛發生的急緩情況、起病的年齡,胸痛的部位、性質、程度、持續時間,以及胸痛的誘發、加重或緩解因素。
3.伴隨症狀評估:病人是否伴有呼吸困難、咯血、吞咽困難、皮膚黏膜蒼白、大汗、血壓下降等。
4.身體反應評估:病人有無因劇烈胸痛而引起的生命體征變化,對呼吸的影響程度等。
5.心理社會反應評估:病人有無煩躁、焦慮、極度緊張、恐懼、瀕死感等心理反應。
四、護理診斷和合作性問題
1.胸痛:與胸壁或胸內髒器病變有關。
2.焦慮:與疼痛遷延不愈有關。
3.恐懼:與劇烈疼痛有關。
4.潛在並發症: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