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無法成為的自己。
這篇文章開始構架世界觀的時候,我正好要中考。我不算一個安分守己的學生,又沒有什麼突出的特長,隻能每天看著從我身邊走過的,形形色色的人,卻沒辦法跟他們開口。那種撲麵而來的壓抑的孤獨感,讓我的心中漸漸孕育出了另一個“我”。
他叫庫雷德林·迪林厄姆·卡拉基·奈姆林斯特·納爾,成因是我天生的、無法治愈的中二病。
開始描畫人設的時候,我正在放暑假。在那三年裏我的每一種狀態,每一種感情,都呈現在了我的麵前。那實在是太全麵了,以至於我將自己的每一種情緒剝離,就塑造出了用不完的人設。故可以說,這部小說裏的每個人都是我的一部分,都是我的喜怒哀樂的具象化。
最後動筆的時候,已經上高中了。我的寢室室友兼業餘作家(說是九流作家都不為過)慫恿我寫小說,他的話就仿佛一點火星擦燃了整片夜空一樣。“第五象限”,它的意思是與這個世界脫節的,無法融入社會的妄想者。
妄想是絕不可能成真的,但我想,我所妄想的一切,說不定可以由另一個“我”來實現。
於是我動筆了。
那個慫恿我的人,他的筆名叫第八沈天,作為室友我就安利一下他的一本書,叫《衍道聖師》(才寫了一點點,最近不更了),還有一本前傳叫《太虛》(也才寫了一點點)。總之可以認為我們倆就是兩個瘋子,兩個幻想用文學來安慰自己的孤獨者。
但是在這本書裏,我就是造物主,就是我自己的神,敢於質疑我的人,都將難逃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