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場

作者:

馬清泉 (編輯/記者) >>

在長江中下遊旱情肆虐的時節,我們雜誌乘風破浪適時地推出“補償長江”專題。談長江生態就不能不提三峽,提三峽就不能不說黃萬裏。作為憂國憂民的一代學人,黃的高貴不僅體現在他淵博的學識和數次犯言直諫的精神,更在於他身上延續著中國優秀知識分子高尚的人格操守。

“三峽不能建。”不管這句話是對是錯,但請記住在大多數知識分子噤若寒蟬的時候一個異質思維者悲情的呐喊。

<< 穀文 (編輯/記者)

即將截稿的某個淩晨,雷暴降臨北京,據稱毀壞無數。但采訪完畢,心平氣和的我隻在那一夜夢見了百萬雄兵。

對於本次采訪中由於主動或者被動原因匿名的所有被訪者,我代表這些無名英雄們對讀者說聲抱歉。另外特別感謝豐寧縣財政局韓兄極度的敬業精神,衷心祝願韓兄生病的母親早日恢複健康。

黃前柏 (編輯/記者) >>

再次采訪社科院財貿所所長高培勇,機會很難得。高所長一如既往的謙虛,而這種謙虛相比於他的“盛名”,讓我們還有點不適應。在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深深感受到,作為一個學者,能夠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運用到政府決策中那種自豪和責任感。

高所長稍顯簡陋的辦公室的角落裏,掛著一幅草書“飛龍在天”,霸氣外露!

<< 馮一凡 (編輯/記者)

目標:采訪公立幼兒園

嚐試一:撥通了北京某著名“示範園”電話,電話那頭一口河南音,頓時意識到,原來114查到的隻是傳達室的電話。費盡周章轉到了招生辦公室,說明來意,對方答曰:“請先聯係區教委,他們會通知我們如何配合。”從區教委到市教委,再到國家教委、教育部……我沒有聯係就已經能預知結果。

嚐試二:直接來到某幼兒園門口,以孩子家長的身份,掛上“願意交雙倍讚助費”的招牌,友好地被招生負責人接待,並奉上熱茶一杯。

結論:采訪可以有很多種方式。

亓坤 (編輯/記者) >>

采訪財科所的陳少強老師之前,我一直都是“隻聞其聲,未見其人”。5月25日,我約了陳老師當麵采訪,但很不湊巧他臨時有事,采訪就隻好暫時擱置。我把采訪提綱交給陳老師,懷揣著一份忐忑,不知這次是否能順利完成采訪任務。

數日後,正逢端午,陳老師就我的提綱,仔仔細細給出了一份詳實、嚴謹的答複,我的心裏真是無比感動,如棕香般甜美。

<< 朱靜 (編輯/記者)

這期的主要任務是做幼兒園的專題,對我來說可謂輕車熟路。抓緊時間約了幾個采訪對象,一位是前幼兒園園長,另一位是現幼兒園投資者,她們對幼兒園的運作和管理可以說是無一不通。二位也非常熱心,從包教費到夥食費,從運營成本到淨得利潤,事無巨細,講得清清楚楚。難得二位如此耐心,記者非常感動。任務輕鬆完成,於是心中暗想,要是每次采訪都如此輕鬆,豈不美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