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3年)》(1 / 1)

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3年)》

要聞

作者:周壽英

本報訊為改變我國原創性科技成果較少、關鍵技術自給率較低的局麵,加快促進產業技術進步,實現工業和通信業的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編製了《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3年)》(以下簡稱《指南》),體現了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提升和改造傳統產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需求。

《指南》確定了當前優先發展的節能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原材料、裝備製造、消費品工業、電子製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通信業和信息化與生產性服務業等八大領域的261項技術。其中電子製造業有25項技術,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有18項技術,通信業有13項技術,信息化與生產性服務業有8項。

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領域,《指南》提出了多項和雲計算相關技術。其中,雲計算軟件技術主要包括並行計算技術、海量數據存儲技術、分布式編程模型、雲計算平台管理技術、雲操作係統技術;雲計算安全技術主要包括虛擬化安全防護技術、虛擬資源訪問監控技術、麵向多租戶用戶數據隔離和保護技術、虛擬化軟件安全增強技術、大數據保護技術、動態信任鏈傳遞技術等;雲計算係統可靠性評測技術主要包括雲計算係統的失效檢測技術、雲計算係統數據隱私保護技術、雲計算係統攻擊檢測技術;互聯網軟件技術主要包括智能終端操作係統軟件技術、搜索軟件技術、瀏覽器軟件技術、支付軟件技術;雲計算服務支撐平台關鍵技術主要包括資源管理技術、平台資源虛擬化技術、多租戶技術、海量數據管理技術、雲計算平台運營管理技術;雲計算效能計算技術主要包括集裝箱數據中心、數據中心效能優化、數據中心高溫運行保障、雲計算係統模塊化堆砌設計、雲計算效能設計技術等。

《指南》還提到了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主要包括大規模數據采集和預處理技術、分布式數據處理框架關鍵技術、非關係型及新關係型數據庫關鍵技術、大規模數據可視化分析技術、大規模數據實時處理技術、大數據分析挖掘及商業智能技術;物聯網軟件技術主要包括傳感器嵌入式軟件、普適人機交互技術、智能感知與識別處理技術、數據分析和挖掘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