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忍千鍛事遂全
財生活
作者:張雅凝
豐田喜一郎出生於1894年6月11日,其父豐田佐吉是日本有名的紡織大王,也是日本大名鼎鼎的“發明狂”。
豐田佐吉為了發展自己的工廠,將長子豐田喜一郎送到東京帝國大學工學係機械專業讀書。大學畢業後,豐田喜一郎來到父親的豐田紡織株式會社當了一名機師。經過10年磨練,他擔任管技術的常務經理。豐田喜一郎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平穩安逸地過著富人的生活,但他卻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他發現汽車能給人們帶來極大方便,預感到這一新興行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決定將其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1929年底,為了將紡織機專利賣給當時勢力強大的普拉特公司,豐田佐吉派喜一郎前往英國,全權代表自己簽訂契約。在國外,豐田喜一郎除了完成父親囑托的任務以外,還花費了4個月的時間,體驗了英國的汽車交通,走訪了英、美尤其是美國的汽車生產企業,徹底弄清了歐美國家的汽車生產狀況。這次國外之旅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堅定了他發展自己汽車事業的決心。
但豐田喜一郎創造、生產汽車的想法受到了豐田家族其他長輩的反對。“汽車製造耗資巨大,即使是像三井、三菱那樣的大財閥,也不敢輕易嚐試。和他們比起來,豐田隻不過是個在名古屋有點名氣的小財閥罷了。”長輩們的反對,讓豐田喜一郎十分苦惱,但生產汽車這個念頭已經變成了夢想,深植於他的心中。在豐田喜一郎老家的大廳中,掛著一幅從未挪動過的條幅,上書“百忍千鍛事遂全”7個大字。這句日本式漢語的意思是:你堅韌不拔,千錘百煉,就一定會成就一番事業。凝視著“百忍千鍛事遂全”的條幅,喜一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父親豐田佐吉發明自動紡織機的經曆映入腦海:為了擺脫貧困,衝破生活的重重枷鎖,父親走上了發明創造這條充滿荊棘的道路。為了改變外國織機壟斷日本市場的局麵,父親堅持搞發明、做改良,終獲成功,而且實現了出口。
汽車事業也是如此,隻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夠衝出一條成功之路。我們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汽車工業!豐田喜一郎抱定這個決心,並決定忤逆家族的意願,開拓前進,實現自己的汽車製造夢想。
理想便是誌向,而把理想化為現實,變誌向為成果,非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不可。豐田喜一郎的目標是,以“福特”和“通用”汽車為追趕目標,爭取造出與這兩家公司在日本組裝的汽車有同等水平的汽車。他把重點放在“豐田的汽車一定要符合日本的具體情況”上。
言必行,行必果。豐田喜一郎的確這麼做了。從製定規劃、募集人才、籌措資金、購地建廠,到設計、製造、試驗、總結、改進,直到組裝成整車,他無不親自參與,和設計師、工程師、技術工人一起拚命幹。他的部下和朋友、從一開始就參加試製工作的工程師岡次郎後來坦露心聲說:“喜一郎說要幹,就一定會實行。喜一郎做開了,就一定會成功。不管有怎樣的困難,我都跟著喜一郎,豁出性命去造出國產汽車。”
到1952年病逝為止,豐田喜一郎帶領豐田人在製造日本國產汽車的道路上一往無前,奮勇前進,先後研製出了A型六缸直列汽車發動機、A1型轎車、AA型轎車、AB型四門敞篷旅行車。喜一郎的汽車夢,不但成就了他自己的人生,也給日本汽車在世界上的地位打下了堅實的第一根樁。